2017-10-23 728次浏览
中国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文物众多。由于历史的原因,造成众多文物流失。不过,今天小编介绍的这件国宝幸免于难而保存下来,现收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
它就是西周时期青铜器魁首的虢季子白盘,
与散氏盘、毛公鼎并称西周三大青铜器。
▼
虢季子白盘完全由青铜铸造而成,体形硕大,重达215.3公斤。铜盘呈长方形,四角为圆弧状,腹下敛,平底,有四个曲尺形的足,铜盘四壁外侧通体铸有花纹,上部为窃曲纹,下部为环带纹,整体纹饰十分精美,又不失敦厚大方、庄重肃穆的西周神韵。
虢季子白盘之所以珍贵,不仅在于它的形制,盘内底部正中铸刻的111字铭文更让人称奇,被后人赞为青铜器上的“史诗”,具有十分独特的鉴赏价值。
通篇诵读铭文内容,2800多年前的烽烟历历在目。在西周宣王时期,北方的猃狁族入侵,子白在对猃狁族的一次战斗中,杀敌五百余人,俘虏五十人。战斗结束后,子白将俘获的敌人左耳献于周王,周王设宴款待子白,并赏赐子白马匹、武器等物。虢季子白盘上的铭文是对战功与赏赐的记录。可与《诗经》中所记史实互相印证,是研究西周晚期与北方民族的关系及西北地理的重要史料。
虢季子白盘拓片
国宝几经劫难,此人功不可没
传说在清朝道光年间,虢季子白盘出土于陕西宝鸡眉县,辗转为数位达官显贵收藏。清同治初年,淮军将领刘铭传率军与太平军作战于常州。一日夜间,他巡视城防,走进原太平军护王陈坤书府,听到厅旁正在吃草的战马笼头上的铁环碰撞马槽发出叮当之响,用灯照看,发现马槽原是一巨型铜盘。次日,他令人将盘洗刷干净,发现盘底有古文字,经有识之士鉴定才知道是稀世之宝。
刘铭传获此国宝,欣喜若狂,就在刘老圩盖了一座盘亭,并作《盘亭小记》记载了建造盘亭的经历、盘子的形状和铭文的内容,并亲笔写下“盘称国宝 亭护家珍”的对联。
宝盘铭文拓片印出,每纸银五两,震动学术界,尤为当朝权贵翁同酥癖爱,强欲索取。刘铭传诉于李鸿章,李上奏慈禧太后,太后以刘有战功,下了懿旨御赐,从此无人敢凯觑。至光绪十一年(1885年)台湾撤府建省,刘铭传赴首任台湾巡抚,虢盘则安驻合肥老宅“盘亭”,未随往台湾。刘铭传去世后,其后人遵照其遗嘱,小心保护这件国宝。
此后几十年,此盘一直藏在刘家。北洋军阀时,曾被军阀刘镇华搜劫未遂。后美、法、日等国都有人前来重金收买此盘,均遭到刘铭传后裔刘肃曾的拒绝。1940年,安徽省主席李品仙屡次派人索取,也都遭到刘家的拒绝。
新中国成立后,刘铭传的第四代孙—刘肃曾先生主动提出将铜盘献给国家,国家当即奖给他大米五千斤。1949年12月,这只铜盘被送到了北京,后来入藏中国国家博物馆。
如今,虢季子白盘是中国国家博物馆中的一件重要展品,位列国家文物局所颁发的“64件不准出境文物”名单之中。
微信搜索“联拍在线”或微信号“51bidl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