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2-29 889次浏览
近日国内秋拍已陆续重启,中古陶『2022秋季拍卖会』也于昨日在杭州维景大酒店二层宴会厅正式开启预展,并将于12月31日进行拍卖,联拍在线全程直播,并提供实时同步竞拍技术和服务支持。
本季秋拍,中古陶共推出「古董珍玩--瓷器·玉器·工艺品」、「天物呈祥--古代艺术集萃」和「集妙庄严--佛教艺术」三大主题专场,呈现400余件拍品。其中,佛教艺术作为中古陶深耕多年的重点板块,此次将由13至14世纪藏西风格药师唐卡、明宣德 金刚手菩萨像两件罕见珍品领衔,展现不同地区和时代所孕育的独特创作题材和艺术风格。老窑瓷部分也非常亮眼,推出来自汝窑、钧窑、龙泉窑、耀州窑、德化窑、吉州窑等不同窑口的精品,器型多样,皆为同类佳例。
集妙庄严--佛教艺术专场
Lot 840
13世纪 药师八佛唐卡
西藏 棉布矿物胶彩
尺寸:42×36cm
拍品估价:1,500,000 - 2,000,000 人民币
对于13至15世纪藏西地区的绘画艺术风貌,由于历史资料和实物遗存的匮乏,一直没有较为清晰地认知,而此幅唐卡就是一幅13至14世纪风格鲜明的藏西地区唐卡杰作。
本幅唐卡完全遵从14世纪前后药师八佛坛城仪轨,表现了藏传佛教药师信仰的完整体系。主尊两侧为日光、月光两大菩萨。主尊台座的上方还绘有供养僧和世俗供养人,其中左侧为上师,右侧为世俗供养人,服饰与吐蕃时期王族着装类似。这两位应为此幅唐卡的供养人和教法传承的根本上师。
主尊身后有四拏具庄严的背光,四拏具自上而下依次为金翅鸟、摩羯、山羊怪兽和大象,下方承以双狮守护的方形台座。在画面最上方的长条方格中,有17位教法传承上师,这些上师身后有卷草暗纹的马蹄形背光。他们皆两两相对而坐,表现教法的传授与传承关系。在主尊的上方和两侧有八个相同佛龛,其中上方最左侧佛龛内为菩萨装束的六臂般若佛母,其余佛龛内为七尊如来,为药师七佛中的其余六佛和释迦牟尼佛。此幅唐卡中,绘制了药师佛曼陀罗修法仪轨中最主要的51位神灵,表现形式相对夏鲁寺壁画而言,更为标准和规整,显然受到萨迦派教法的明显影响。
13-14世纪时,萨迦派在元朝中央政权的强力支持下,其势力范围得到了迅猛扩张,西藏西部地区也受到了明显影响,藏西地区后期的雕塑和绘画上都能反映出萨迦派在14世纪前后对西藏西部宗教发展的深刻影响。另外,据学者考证,当时西藏西部周边的一些邦国曾将势力发展到藏西区域,而这些邦国对萨迦派极为崇奉。这不仅解释了此幅唐卡在宗教内容上与夏鲁寺壁画的高度相似性,也间接印证了此幅唐卡的绘制年代。
整幅唐卡色彩除了绛红色、黄色这些早期唐卡常选用的色彩外,白色、青色也被大量运用于画面之上,使整幅唐卡予人观感更为明亮雅丽,这一用色特征更为符合西藏西部绘画的设色传统,在阿奇寺、塔波寺、东嘎皮央石窟等早期藏西绘画遗存上体现得淋漓尽致,与同时期卫藏地区的萨迦寺、夏鲁寺壁画上的色彩表现有着明显区别;人物绘制在采用尼藏艺术风格绘画的造型特征时,又延续了西藏西部绘画热烈质朴的技法习惯,人物表现略显粗犷稚拙,尤其是主尊背后拏具背光的表现,与一幅西藏西部斯皮缇河谷地区出土的13-14世纪毗卢遮那佛唐卡上的拏具背光如出一辙,足见此幅唐卡与13-14世纪西藏西部绘画之间的紧密关系。
此幅唐卡构图传统,设色古朴,人物形象质朴,线条稚拙遒劲,无论是画面构图、色彩,还是人物造型既受到了尼藏风格艺术的显著影响,又展现出西藏西部地区独有的审美情趣和宗教追求,为探讨13-14世纪西藏西部地区绘画艺术风格特征和表现内容提供了全新依据,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宗教文化价值。
Lot 842
明宣德 金刚手菩萨像
质地:铜鎏金
尺寸:高26cm
拍品估价:5,500,000 - 12,000,000 人民币
来源:
1.原法国巴黎20世纪早期私人收藏。(Descended in the Family of Jacques Tindel and Monsieur and Madame Alphonse Franck, Paris, early 20th Century)
2.美国iGavel拍卖公司,2010年10月29日,成交价 $ 1,530,000.00
3.佳士得香港有限公司,2014年11月26日,中国重要瓷器及工艺品,LOT 3107,成交价 HKD 10,840,000
此尊造像头戴弯月形宝冠,束发高髻,发丝清晰,顶饰摩尼宝珠。耳上扇形冠结横出,耳际处宝缯呈U形上扬,两绺余发披搭双肩。耳珰上部为圆形,中心为八瓣花形式,下部有花叶,制作工艺精细。面庞饱满,白毫凸显,眉眼细长,鼻直而适中。唇部线条写实,双唇微微抿起,嘴窝凹陷,表情呈和悦之相。身材匀称,胸部高挺,腰部收束,腹部线条十分柔软。身着菩萨装,两肩帔帛绕臂翻卷之后自然垂落。衣纹呈三层皱褶,写实而富于变化,显得自然流畅,是明代宫廷造像的惯用手法。四肢佩戴钏镯,胸前饰珠宝璎珞,极为华贵。这种璎珞的布局样式也同样用在由璎珞编织的腰带上,体现了皇家造像的高贵与气派。菩萨跏趺端坐,左手结期克印,右手擎金刚杵,为金刚手菩萨的重要标识。束腰式仰覆莲座造型高大,上下沿各饰连珠纹一周,座面镌刻「大明宣德年施」六字款,没有采用当时汉地传统的倒书格式,是为顺应藏族民众从左至右的读写习惯。莲瓣宽大饱满,饰三朵卷云纹,对称分布。原封底,封底盖上刻有精美的十字金刚杵图案,周边可见均匀分布的剁刺和封护时所用的朱砂。
整尊造像造型生动,姿态优美大方,工艺技法精湛,艺术风格成熟,金色饱满悦目。不论在艺术风格、形象特征,还是在图像模式和表现手法上,皆展现出一种创新性的样式,同时也展现出明代宫廷造像艺术的精致与典雅,为明宣德宫廷御用监佛作作品,存世稀有,弥足珍贵。目前存世的永宣造像国内外共有400余尊,分别被世界供奉或收藏在喇嘛庙、博物馆和私人收藏家手中。而在这现存的400余尊永宣造像中,大部分为永乐时期造像,宣德时期造像约占其中的十分之一,带刻款者则更为稀少。
Lot 763
清早朝 自在观音像
质地:木
尺寸:高100.6cm
拍品估价:800,000 - 1,600,000 人民币
此尊自在观音木雕而成,体量硕大。观音头戴镂空高冠,束发高髻,开相慈蔼,柳眉细眼,发辫垂肩。身披通肩广袖天衣,僧祗于腰间紧束,衣折以刀代笔,刻画连贯,气韵流畅。颈间佩连珠璎珞,华美庄严。菩萨呈自在姿坐于岩台之上,周身袍裙遍涂金彩,璀璨夺目,金彩上满绘海水纹为饰。衣缘、裙摆、袖口以平行双排连珠纹为饰,中部减地浮雕缠枝花卉,工艺精美繁复,令人过目难忘。此像经年历久却依旧保存完好,彩绘略有剥落却更显苍古。观世音菩萨于无量劫前,久已成佛,号正法明。但以悲心无量,慈誓莫穷,故复于十方世界,现菩萨及人、天、凡、圣等身,以施无畏,而垂济度。普门品所谓,应以何身得度者,即现何身而为说法。此尊观音坐像面相丰圆,神态庄肃,法身姿态优美,极为大气。如凝望之,可感挣脱苦闷,化繁为简,怡神静心之境。
Lot 824
清乾隆宫廷 雪堆白无量寿佛
质地:合金铜嵌金、嵌银
尺寸:高21cm
拍品估价:400,000 - 600,000 人民币
雪堆白位于拉萨布达拉宫脚下,全称雪堆白多当列康(Zhol ‘dod dpal do dam las khongs),是西藏噶厦地方政府下属的行业组织,专门承做和供应噶厦政府所需要的佛教法物。它既是一个承造藏传佛教法物的作坊,也是整个西藏手工业的管理机构。当时该作坊汇集了尼泊尔、汉地及本土的能工巧匠,所制作品工艺精湛,古朴典雅,具有明显复古风格,其中主要有三类最能代表其水平,一类是与常见的黄铜或红铜鎏金的造像不同的紫金璃玛造像,其合金配方与色泽均十分独特;另一类是模仿古代印度、尼泊尔的新仿古作品。这些作品曾经作为进贡的「番像佛」。值得注意的是,雪堆白有一种叫铜烧古的技术,一直是其处理表面铜色的绝活,使新造的佛像看起来色彩润泽,包浆深厚,古香古色,与经过长时期氧化的效果相当接近。这尊合金铜双色无量寿佛造像就属于此类作品。
本尊红铜色润泽,这是雪堆白成立以后专门研制的配方,应当是受到尼泊尔技术影响后,使用在黄铜合金上的新成果。尊像头戴五叶宝冠,发髻高盘,优雅卷曲的垂发,搭落至双肩,U形缯带在耳旁翻折,大耳珰垂肩。面相容貌模仿12-13世纪雕像风格,嘴角含笑,具慈悲、安宁之状态。双手置于脐下结禅定印,托长寿甘露瓶,胸前的项链璎珞样式颇具明代永宣之风貌,全身佩戴钏镯;下着天衣长裙,錾刻花卉缠枝纹饰,其间错嵌金、银,视觉上交相辉映,华丽而繁复。双腿结跏趺端坐,身下莲座之上铺一层卷草纹禅垫。莲座下承一方形折角台座,造型富有装饰趣味,中部镂空处装饰两只对称的立狮,象征佛法弘扬威猛无碍。方形台座上方连接一宽大靠背与火焰形头光组成的背光,其样式由古老六拏具传统演变而来,正面顶部为金翅大鹏鸟,下方两侧站立孔雀,其为无量寿佛之坐骑。下方一对盘龙,左右对称蜿蜒而上。底座、背光与主佛,如此三部合为一整体,具沉稳庄重之形态,反映了当时的铸造工艺特征,亦显示出雪堆白作坊对精工细作的追求。
Lot 835
18世纪 米拉日巴唐卡
藏东 棉布矿物胶彩
尺寸:83.5*54.5cm
拍品估价:400,000 - 600,000 人民币
本幅唐卡描绘的是米拉日巴的生平事迹。米拉日巴(1040-1123年)是藏传佛教噶举派的第二代祖师,他师从噶举派始祖玛尔巴学习密法,取得了很高的成就。米拉日巴一生没有修建寺庙,他多在野外丛林或山洞中传法,一般以说唱的形式向弟子和信徒宣传佛法,因此他的形象多呈说唱姿态。米拉日巴也是备受藏族人民爱戴的诗人,其诗作有10万余首,被誉为「诗圣」。
米拉日巴的常见姿态是将右手高举耳际,这既是修行的一个姿势,也象征米拉日巴高超的歌唱技艺。画面中央为米拉日巴侧身像,头蓄长发,发丝披散于肩后。面庞端正,嘴巴微启,似在歌唱传法。上身躯体消瘦,披搭圣带,外着俗家白色长袍。左手下垂,右手自然搭于右膝,呈游戏坐姿坐于坐垫之上。画面其余部分则描绘了大师一生的传奇修法经历,包括他潜心修习、与别人辩经、为人治病、接受供养等情景。整幅唐卡布局巧妙,借鉴中国画技巧,营造出明丽开阔的背景空间,在意境悠远的自然山水之中,展现着大师一生的弘法经历,并以山岩、丘陵、楼阁、流水加以分隔,既保持了每个故事的完整性,又没有破坏画面的整体意境。设色雅致清丽,色彩对比鲜明又不失柔和,人物数量众多,但绘制精巧细腻,彰显出绘画大师高超的技艺水平。此幅唐卡为典型的藏东地区噶玛噶智画派作品,保存完好,十分难得。
天物呈祥--古代艺术集萃专场
Lot 510
明代 吉州窑锦地八卦香炉
尺寸:直径12.5cm
拍品估价:400,000 - 600,000 人民币
参阅:
1.吉州窑博物馆藏南宋吉州窑釉下褐彩八卦纹炉
2.南宋 吉州窑彩绘莲荷级炉 江西省博物馆藏
3.中国嘉德 2013-10-06 观古—瓷器珍玩 lot0630
4.《故宫博物院藏文物珍品大系·两宋瓷器(下)》页231,图213,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商务印书馆(香港),2002年
吉州窑位于今江西吉安的永和镇,创烧于唐末五代,极盛于南宋,而衰落于元末明初,延烧时间约五百年,为宋元时期著名的窑场之一,博采众窑之长,集南、北各大民窑之大成,在满足民间实用和审美需求的同时创造了丰富多彩的艺术风格。
本品为吉州窑的代表作,可称得上吉州窑的稀有作品。该器造型敦厚端庄,比例适度,线条流畅,工艺精巧,浑然天成。佛教所用之器皿制作尤精,本品为一件境界极高的精神产品。本品敛口,平沿内折,筒形腹微鼓,平底,三矮足微外撇,胎色白中泛黄。口沿下和下腹近底处饰弦纹,炉腹部双线圆形开光,内绘三横,外衬水波纹。
Lot 515
明代 龙泉处州窑青釉折枝秋葵纹菱口折沿大盘
尺寸:直径43.3cm
拍品估价:480,000 - 800,000 人民币
龙泉窑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名窑,宋代六大窑系。汉族传统制瓷工艺的珍品。因其主要产区在浙江省龙泉市而得名。它开创于三国两晋,结束于清代,生产瓷器的历史长达1600多年,是中国制瓷历史上最长的一个瓷窑系,它的产品畅销于亚洲、非洲、欧洲的许多国家和地区,影响十分深远。龙泉窑以烧制青瓷而闻名,在北宋早期以前的产品风格受越窑、瓯窑、婺州窑的影响,特征与三窑的产品相似。胎质较粗,胎体较厚,釉色淡青,釉层稍薄。龙泉青瓷在历史上一直备受青睐,龙泉窑在今浙江省龙泉县,故名,属我国南方青瓷体系。龙泉窑青瓷创烧于北宋早期,南宋中晚期进入鼎盛时期。随着蒙帝国的对外扩张,亚欧地区各国对龙泉瓷器产品需求量增大,给龙泉青瓷的生产与外销创造了机会。为适应域外文化及审美上的要求,此时的龙泉青瓷体形硕大,胎釉厚重。
此明代早期龙泉窑大盘,直径43.3厘米,高七厘米,底足23厘米。大敝口,浅腹,大平底·内外施釉,内外有秋葵纹饰,釉色青绿,光亮匀净,器型规整,是龙泉窑中较为少见的大件器型。而且刻划线条刚劲流畅,刀锋犀利,铲剔自如,深浅有致,工艺精湛,是龙泉窑的上乘佳作,其历史文化、工艺、收藏价值极高。
Lot 528
清乾隆 釉里红团凤牡丹浮雕五蝠莲瓣纹尊
尺寸:高33cm;直径14.4cm
拍品估价:350,000 - 750,000 人民币
敞口,束颈,斜肩,鼓腹下收,圈足,颈部描绘一圈夔龙纹,造型秀美端庄,胎体适中,白秞温润透亮,微泛淡青色。尊外壁一周绘5只图案完全一致的团凤纹,所绘团凤长颈大眼,张口啼鸣,翼尾长羽,身披彩衣,舒展双翅,飘然欲飞;尊肩部绘五只蝙蝠,蝙蝠红地白边,极为清秀飘逸,意寓福气满满,吉祥如意;尊腹底施满莲瓣纹,尊底亦施白釉地,中央有青花篆书「大清乾隆年制」六字两行篆书款。
凤凰在古代被视为瑞鸟,瓷器上的凤纹始见于三国两晋时期,多为越窑青瓷堆塑罐腹部的印贴纹饰;唐、宋时期,定窑和景德镇窑的瓷器上出现了多种凤纹图案,有单凤、双凤和凤穿牡丹等。这件秞里红团凤尊色彩鲜艳,深浅有致,所绘团凤用笔灵活流畅,生动自然,为乾隆时期典型的官窑器。花凤五团,匀布为邻。腹底塑以莲瓣,秞里红勾染。瓷业发展至乾隆极至鼎盛,瓷工熟练掌握各类釉彩烧制技法,承袭前代传统的同时,更力求创新。乾隆皇帝好古,其时承古创烧器类成就突出,此尊即为一例,可谓乾隆仿宣器之创新力作。此尊,拟古创新,胎质洁白细腻,纹饰依序列布,秩序井然,釉里红发色沉雅浅淡,点缀于疏朗白地之上,别出意蕴。
Lot 532
明代 天青釉洗
尺寸:直径16.5cm
估价待询
来源:欧洲私人藏家旧藏
参阅:
1.《中国出土瓷器全集》P117
2.《汝窑与张公巷窑出土瓷器》P57
汝官瓷在宋代贡瓷中夺得魁首,集中体现于它的造型端庄、釉色莹润、工艺先进、稀缺度高和丰富的文化内涵。汝官瓷的造型凝重古朴,古意盎然而不失秀丽,端庄大度而不失典雅。小件器物多为文房及日用品,中规中矩,如出一辙,有明显的制式。文房类笔洗造型俊美,源于金银器及青铜器。大件器物的造型多来源于青铜古器,如弦纹尊、方瓶、三足洗、三牲尊等,具有浓厚的宫廷色彩。汝官瓷的传世品中,文房洗占比较大,74件汝官瓷中,共有37件洗,可见宋代文风盛行,文房佳器需求较大,37件洗中平底洗仅占3件。
这件汝瓷平底洗,满釉支烧,釉色天青,观之有天高云淡,隔纱望晴空的神秘感,釉质莹厚如堆脂,釉面片纹如禅意、似冰片。器底有芝麻状细小支钉,用显微镜观察,气泡分布疏密有致,如同星星,具有宋代传世汝官瓷的特征,似可看作第4件传世汝官瓷平底洗。宋代汝官瓷平底洗是洗中的翘楚,珍贵有加。知之深,则爱之切,珍惜每一次拥有的佳机。
Lot 533
明代 粉青釉三足炉
尺寸:直径13.5cm
估价待询
來源:香港重要私人藏家。
参阅:
1.日本静嘉堂文库美术馆收藏的南宋官窑三足鼎式炉
2.国家博物馆馆藏《南宋官窑粉青秞三足炉》
这件仿青铜器造型的官窑粉青釉三足炉,是仿照商周时期青铜器的外形,用瓷器的形式加以制作。这件官窑粉青釉三足瓷炉,底部有三个底足,整个器型采用较圆的腹部。在近口处稍微有点内缩,顶部有两只对称的站立的耳朵,颈部饰二道弦纹。整体布满粉青色的釉层,表面布满自然开片,釉色非常的晶莹透亮,富有玻璃光泽。
本品为官窑粉青釉三足瓷炉,是一件用于焚香的香炉,在宋代的时候,出于对节俭的考虑,开国皇帝赵匡胤便制定了,将宫廷内使用和陈设的青铜器以及在祭祀中使用的玉器等,全部以瓷器取代。由此催生了宋代瓷器仿造青铜器、玉器的烧造特点。后代帝王,不满足于简单的仿青铜器,对瓷器的制作要精益求精。在严格的要求之下,宋代的瓷器出现了比青铜器和玉器更加富有内涵的艺术品。
Lot 513
明代 青釉五管花插
尺寸:高7cm
拍品估价:200,000 - 400,000 人民币
参阅:
1.南宋·龙泉窑青瓷五管瓶 四川遂宁宋瓷博物馆 金鱼村窖藏出土
2.南宋·龙泉窑五管瓶 大肉庄旧藏
3.南宋·龙泉窑 青瓷五管瓶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宽矮式小口瓶,口圆,蕈状脣缘外翻,直颈,宽斜肩,腹下微敛,圈足。肩上立有五个细直圆管,管内中空,与腹相通。腹壁削刻重瓣上仰的莲瓣纹。翠青色厚釉,下半身满布纹片,莲瓣中稜突起处成浅白色的「出筋」现象。胎色灰,足缘露胎,成橘红色。造形优美,相似的作品也见于四川遂宁南宋中期的窖藏和韩国新安海底的元代沉船中。
此种肩上竖立数个圆管的唇口瓶,有以为是烛台,有称为花插的,其用途尚难断定;但龙泉地区自北宋起便常在墓中出现多管造型的器皿,似为墓葬中作为「谷仓」意涵的用器。本件五管瓶或受此种多管瓶造型习惯启发,然其既见于窖藏和沉船中,则显然应为生活用品。
古董珍玩--瓷器·玉器·工艺品专场
Lot 199
清光绪 粉彩龙穿牡丹福寿祥云纹大赏瓶
尺寸:高65cm
拍品估价:300,000 - 600,000 人民币
参阅:《清代瓷器赏鉴》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年1月,第266页,图352
本拍品大赏瓶直颈,口外撇,圆腹,圈足。此种造型也称赏瓶,多以青花装饰,是皇帝赏赐大臣的专用器皿。赏瓶是清代雍正年间新出现的一种器型,是督窑官唐英「参古今之式,动以新意,备储巧妙」而奉旨审定的款式。其原名见于清晚期所署的名签,称「玉堂春瓶」。因雍正帝专用于赏赐功臣,如《清档》(雍正记事杂录)记载:「雍正八年十月奉命再将赏用瓷瓶烧造些来」,赏瓶成了玉堂春瓶的专指代称。该瓶造型挺拔硕大,外壁施黄釉为地,口沿绘如意云头纹,瓶颈描绘云蝠纹,肩部白色地上绘花蝶寿字纹,腹部绘福寿纹,整个画面两条龙自如穿梭于艳丽的牡丹花之间,足底双行竖书六字红色楷书「大清光绪年制」款。
整体画面饱满,构图规范,彩绘工整,技法娴熟,全器纹饰繁缛,祥瑞之象极多,色彩丰富,艳丽华美,为典型光绪官窑粉彩大器。应为光绪皇帝大婚用瓷,此种花样目前市面仅有此一个。此粉彩赏瓶,比常见青花赏瓶造型硕大,高六十五公分,既给人以大气磅礴之感,又与大清帝国光绪中兴的时代风格辉映成趣。
Lot 194
清雍正 黄釉碗
尺寸:直径15cm
拍品估价:150,000 - 200,000 人民币
参阅:《故宫博物院藏文物珍品全集—颜色釉》,商务印书馆(香港)有限公司,1999年,页59,图53
纵观有清一代,宫廷艺术珍品以雍正朝为最。雍正皇帝的审美品位,引领了彼时御窑瓷器的风格变幻,使之步入至美至精的境地,于彩瓷之外,诸色釉瓷亦精彩纷呈,仿古与创新并存。至雍正一朝,以氧化锑入料,创柠檬黄釉,色泽纯净娇嫩,赏心悦目。雍正十三年(公元1735年)唐英撰《陶成纪事》记载了「岁例供御」的57种彩、釉,其中的「西洋黄色器皿」所指便是此类柠檬黄釉瓷器,等级极高。传世所见柠檬黄釉以雍正朝制品的品质最好,目前两岸故宫博物院所藏此时柠檬黄釉瓷数量绝少,器型多为盘、碗、杯、碟等圆器。清宫《乾隆记事档》载:「乾隆三年元月二十五日,太监高玉交首领萨木哈、催总白世秀……洋黄三寸碟、洋黄里外收小三寸盘……传旨交与烧造瓷器处唐英,照样烧造送来。」此处所说的「洋黄瓷器」当指雍正朝的旧物。
此件拍品敞口,弧腹,圈足,其形隽巧怡人,优雅端庄。胎体细薄轻盈,釉汁莹润似玉。内壁与底部施白釉,外壁黄釉,黄釉娇嫩,釉色莹润,白釉匀净细腻。足底青花双圈书「大清雍正年制」双行六字楷书款,字体俊秀雅致,工整而不失韵味,胎质精良,乃传世所见雍正朝柠檬黄釉品质卓绝者,其色匀净无暇,娇嫩无匹,纯色动人,极为难得。
Lot 222
明 建窑兔毫盏
尺寸:直径11.5cm
拍品估价:50,000 - 80,000 人民币
此盏唇口微侈,外壁口沿下一圈微束,便于持取,精到考究,乃美观与实用并举之作。内底平,圈足,足心浅挖,足际稍宽,修足规整。里外满施黑釉,外壁釉不及底。接近底足处积釉,形成垂珠,绀黑黝黝,宝光外露。釉面析出兔毫纹,丝丝绵长,边廓清晰,条达有力,毫色由金褐至银蓝,幽幽蓝光,沁人心脾。底部露胎处,可见铁褐色胎土,厚实稳扎。
Lot 226
明早期 龙泉窑露胎弥勒佛
尺寸:高15cm
拍品估价:50,000 - 80,000 人民币
参阅:
1.故宫博物院藏品,文物号:新00043018
2.上海博物馆藏 龙泉窑青釉描金真武像
3.《中国古陶瓷—龙泉窑》叶英挺著,人民美术出版社,第220页
4.西泠拍卖 2021-01-15 2020年秋季拍卖会 中国历代瓷器专场(一)lot1864
布袋和尚,五代高僧,以神异著称,杖肩荷布袋云游四方,故名。其为时人指为弥勒佛化身,遂取代弥勒佛而为后世佛教供奉之像,寓意吉祥富贵。明代龙泉窑工艺达到高峰,质地精致、造型工谨,是时虽有佛道造像,然布袋和尚造像极为稀少。
本品为典型的大肚弥勒造型。塑像采用了元代龙泉窑常见的露胎装饰技法,露胎烧成火石红色不仅更能表现肌肤的色泽,露胎更有利于对人物面目表情的细致刻划,而肥厚莹润的青釉更适合体现衣纹柔顺平滑的质感。本品面容和蔼安详,大耳垂肩,眉角飞扬,嘴大张若元宝,作开怀大笑状,身着僧袍,褶皱明晰,佛珠佩于胸前,垂腹如瓮,右手搭于布袋,左手握经书,跣足,双腿呈踞坐姿,平底座。塑像施青釉,胎质坚致细腻,釉色匀净莹润,青幽淡雅,面部、胸腹、手足及圈足底露胎,呈火石红色。整体比例精准协调,线条流畅,工艺可谓精良,尤其露胎部分如特写,五官貌态生动逼真,十分传神地塑造出弥勒「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的形象。踞坐姿态亦蕴含了「行也布袋,坐也布袋;放下布袋,多少自在」的佛门智慧。
Lot 250
清 玛瑙青蛙水盂
尺寸:长5.5cm
拍品估价:20,000 - 40,000 人民币
青蛙,玛瑙材质,整体圆雕,蹼掌清楚,蓄势待发,灵动可爱。纹理自然交错,流光溢彩,整体晶莹剔透。形制精巧可人,别致脱俗,此器质料莹泽细密,体态流畅,雕琢工艺巧妙,技艺精湛,韵致内敛,极富艺术表现力。
Lot 256
清 白玉双鱼水洗
尺寸:长14.6cm
拍品估价:20,000 - 40,000 人民币
参阅:西泠拍卖,2021年10月23日,文房清玩古玩杂件专场,Lot1537
拍品玉质,大体呈椭圆形,折沿,弧腹浅膛,圈足。腹部两侧饰兽首,洗内凸雕两条小鱼,生动形象,精工细作,纹路流畅,立体感强,寓意连年有余,琢刻精细。实属佳作,弥足珍贵,值得赏玩。原配座。
Lot 270
清 沉香木雕大鹏金翅鸟佛龛
尺寸:12*15cm
拍品估价:50,000 - 80,000 人民币
龛原是掘凿岩崖为空,以安置佛像之所。中国古代的石窟雕刻一般为神龛式,小龛又称椟。清代宫廷对藏传佛教极为崇信,紫禁城内设有多处皇家寺庙、佛堂以便供奉,此佛龛以沉香木雕成,佛龛正面开窗,以浮雕技法两侧对称,由上至下刻画大鹏金翅鸟及双龙。大鹏鸟即是佛教所谓的金翅鸟,是一种有五种神通(神足通,他心通,宿命通,天耳通,天眼通)的飞禽,以龙为食。密宗中任何愤怒本尊的顶上空中都飞翔有此大鹏金翅鸟,显宗中本师释迦牟尼佛在印度金刚座证道时所具的六种庄严中,顶饰庄严即是此大鹏金翅鸟,这象征着弘法利生事业的胜利。大鹏金翅鸟上还包含着密宗息、增、怀、诛四事业的深广的含义,同时也代表三世诸佛身口意的功德。大鹏金翅鸟可以作为上师、本尊来祈祷,也可作为护法空行来供养。金翅鸟的形象在佛像背光雕刻上较常见。该鸟两翅伸展开可达三百六十万里,能用清净眼观察天海龙王宫殿,看到哪条龙的寿命将尽就捕食之,所以也经常看到它嘴里和双爪正抓着一条扭曲的毒龙。金翅鸟也是用来比喻佛具有慧眼,能观十方世界、五道众生,佛法可破除一切障碍,所向无敌。
沉香有「木中舍利」之称,是现在最为珍贵的木材,自古就有「一片沉香抵万金」的说法。整件佛龛温润细腻,香味清幽,造型浑然天成,独特古朴。下承方形束腰仰覆莲台,莲瓣肥厚,每颗皆饱满圆润,装饰华美,用料奢华,工艺极为精细,堪可请入供奉礼拜。
Lot 285
清 嵌银丝红木座瓷胎山子
尺寸:高22cm;长30cm
拍品估价:10,000 - 20,000 人民币
此件山子瓷质,形制奇峻,褶皱弯曲自然,浑然天成。表面呈褐黄色,一峰突兀高耸,四周峰峦聚合。其通体沟壑嶙峋,褶皱细密,容千变万化于方寸,缩千里于案头。包浆沉厚,古意盎然,宛若天成,十分雅致,当为清代名士斋堂久供之物。置于嵌银红木器座,彰显出一股独立清峭,与世无争,又凛乎不可犯之气质,与高士大儒所倡导的德行一致,是为其神韵所在,是为文人崇尚自然高远之韵而生,以瓷仿石之天然形态,打造嶙峋怪石的独特与奇异,体现仁者乐山、厚德载物的情怀。山子虽随形,却在随意的表象下体现极为深刻的内涵与情感,以高低错落之无拘束体现心境之无尽意,实为文房摆设之佳器。
Lot 317
清乾隆 铜鎏金海兽纹双耳炉
尺寸:高18.5cm
拍品估价:100,000 - 200,000 人民币
鼎是商周的礼器,亦为权力的象征,后世多有仿制,也用它作为礼器,国家的大礼大祭必用它,此炉直口,口沿阴刻一圈回字纹,两耳呈双鱼口吻相对而立,上腹斜直,下腹内收,炉腹上浮雕海兽纹,有马、象、龙、鹿等瑞兽奔驰于海水之上,形态各异,生动传神,四周伴灵芝形祥云,海水中有虾、鱼和田螺,满腹锦地纹,炉身下承浮雕龙首鱼身三足,龙首五官尽显,雕琢精致入微,鱼鳞、鱼鳍和鱼尾栩栩如生。此炉通体鎏金,虽有部分历经沧桑而不存,依旧可以看出高级的鎏金工艺,金水饱满,色泽亮丽,富丽堂皇。与同时代注重造型毫无纹饰的素炉迥异,本器纹样繁密细腻,精工绚丽,造型深醇古穆,可谓穹工殚巧之佳作。
微信搜索“联拍在线”或微信号“51bidl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