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频道

君子之器,与共朝夕:最贵6752万!58件成交精品为您讲述笔筒的故事

2018-08-13   1337次浏览

编者按:笔筒者,文人之实用器也,源之于中古笔床而成之于晚明。晚明文人多兼通诸艺者,诗书画印镌,无不皆为能事,喜奢华之风者寡,视富贵如粪土者众;是以嘉定朱氏三代取竹木为材,以为笔筒,开启中国工艺美术史上文人DIY 之风尚。

及至入清,文人雅物渐入帝王视野,宫廷艺术之影响力日深,笔筒创作行进到文人艺术与装饰艺术并存之新阶段,材质与工艺运用亦到达巅峰。



在东方文化里,书房是一个家中最文雅的地方,而构成这个大雅印象的区间中,诸多雅物相映成趣。笔筒,承载梦笔生花的典雅,以艺术个性和文化品位,以侍君子。

笔筒是文房雅致之物。中国人的文化习惯是“于细微处见精神”,笔筒虽是案头“小器”,但它包含着很多的人文气息,细节处甚至令人叹为观止。一个小小的笔筒,置于案头,帮助文人叙说他的审美心境。同时,也向后人展示了他们的非凡才华。


竹雕人物笔筒 清,朱三松制

故宫博物院藏


唐代诗人岑参在《山房春事》中有“数枝门柳低衣桁,一片山花落笔床”的句子。到了明中晚期,圆口直壁、造型新巧、简约实用的笔筒开始出现,经过能工巧匠的设计加工,材质多样、雕镌精致的笔筒取代了笔床,成为文人雅士的芸窗新宠,至今盛而不衰。

笔筒初兴时,多用竹木之类的材料,取材方便,又为文人提供了亲自操刀发挥创造的空间。当时文人墨客写竹、画竹、刻竹及收藏竹刻作品之风兴盛,竹木笔筒备受青睐。正是由于文人士大夫的参与,使笔筒更具书卷气和文化寓意。

笔筒的走红,与制作笔筒中大师级的人物出现也有极大关系。明代中晚期的朱松邻、朱小松、朱三松祖孙三人都是制作笔筒的大家。


木纹釉墨彩山水图笔筒  清雍正

故宫博物院藏


朱松邻刻竹善用深刀,纤巧玲珑,细致入微,所刻“松鹤笔筒”在当时即为世人称宝;朱松邻儿子朱小松更是擅长书法和绘画,并能博采众长;朱松邻的孙子朱三松继承了祖父雕刻的风格,且更为精湛娴熟。

清代出现了吴之璠、周颢、邓渭等著名的文人竹刻家。大家的制作,精美绝伦,受到文人雅士的追捧,使笔筒更具魅力。

皇家的推崇,也为笔筒的盛行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明清两代都有特别喜爱附庸风雅的皇帝,为满足自己的爱好,自然可以倾国家之力,不论多么贵重的木材,都可以用来制作珍玩。


沉香木雕松竹梅图笔筒  明晚期

故宫博物院藏


用材之珍稀,工艺之精湛可以说是登峰造极。一些紫檀、黄花梨、鸡翅木等材质的笔筒,全都是极品珍品。

清代瓷器中,笔筒也是一个十分出色的种类。如康熙时期,文房以笔筒最为出色,笔筒生产量大,而且造型、纹饰相当美艳,艺术表现也呈多样性。

笔筒常年置身案头,与文人朝夕相伴,既可观赏,又可把玩,清代扬州竹雕大家潘西风曾在笔筒上以隶书刻款曰:“虚其心,坚其节,供我文房,与共朝夕。”笔筒有如此深邃的文化内涵,怎能不让人喜爱?


乾隆款碧玉西园雅集图笔筒 清

故宫博物院藏



笔筒历年成交精品一览


Lot 1665

清乾隆 御制料胎画琺瑯西洋母子图笔筒


双方框《乾隆年制》楷书刻款

成交价:RMB 67,527,500

估价:咨询价

佳士得香港2007年秋季拍卖会『西暎东晖』


笔筒料胎,四方委角,平足。涅白料胎上绘珐琅彩,四面对称卷草纹开光,内绘一婴孩依偎在母亲情里倾听,背景西洋建筑,修长的高树点缀着蔚蓝的天空。口沿及近足处饰花卉纹一周,四面委角处绘蓝地饰蝙蝠草纹。


Lot 2558

明 周制 鱼龙海兽紫檀笔筒


成交价:RMB 55,200,000

尺寸:直径14.6cm;直径11.7cm;高16.5cm

估价:RMB 12,000,000-18,000,000

中国嘉德2012春季拍卖会『西暎东晖翦淞阁 文房宝玩』


明 周制 鱼龙海兽紫檀笔筒原为文物专家、收藏家王世襄(1914-2009)旧藏。王世襄根据浮雕二龙的表现类似永、宣瓷器上的龙纹,以及其它动物的奇古之貌,认为此笔筒绝非晚明所能有;又将其与朱守城墓出土的紫檀螭纹扁壶相比,认为其时代风格显然早于万历,其年代可能早至十五世纪中叶。


Lot 1518

清乾隆 白玉鹤鹿同春笔筒


成交价:RMB 54,087,500

尺寸:直径19.5cm

估价:HKD 10,000,000-15,000,000

佳士得香港2007年秋季拍卖会『瑰玉清雕 - Alan and Simone Hartman 重要玉器珍藏 II』


白玉质,呈圆筒状,底承五如意云头足。器壁通景琢山水人物图,风格像中国的画卷,一双仙鹿缓步于松林山石之中。走过重迭山林,一羽仙鹤单足挺立在苍松之下,回望在祥云中的飞舞的同伴,一呼一应,和谐对称。山后一老人右手策杖,长鬓短发,穿着长袍,袖似迎风,小童手捧瑞果紧随身后拾级而上,远处两童子手持灵芝,搬?磬,放在石案上歇息,山间小桥楼阁,苍松挺拔,芭蕉摇曳;另一老人手持灵芝,身旁童子手持桃枝扛于肩上,兴高采烈地跟随。整体雕工淳朴自然,山势重迭,峰峦起伏,古松挺拔,树下长灵芝数株,山边溪水潺潺,祥云飘浮,生机盎然。人物刻画栩栩如生,仿佛有身临其境,处身于太平盛世的仙境之中。


Lot 2124

清乾隆 料胎画珐琅四老图小笔筒


双方框《乾隆年制》楷书刻款

成交价:RMB 39,348,920

尺寸:高6.1cm

估价:HKD 6,000,000-8,000,000

佳士得香港2012年秋季拍卖会『重要中国瓷器及工艺精品』


笔筒圆筒形,直口,平底。涅白料胎上绘珐琅彩。山中林荫茂密,山石嶙峋,两人展开画卷给策杖老人欣赏,另有两人在一旁说话,童子随后。底刻双方框,内刻「乾隆年制」楷书款。此器玻璃胎光滑亮洁,温润如玉,绘画笔法细腻传神。纹饰描绘之四老应为宋代四大书法家苏东坡、黄庭坚、米元章及蔡君谟于山林中悠闲文会的情境,四人被认为是宋代书法发展水平的典型代表。料胎画珐琅是宫廷作坊独有的技术,而产品非皇家不能拥有,更显皇家尊贵的身份。


Lot 2931

清雍正 五彩山水人物笔筒


成交价:RMB 35,650,000

尺寸:高15.3cm

估价:RMB 26,000,000-36,000,000

北京翰海2015秋季拍卖会『中国古董珍玩』


此件雍正仿木秞墨彩五彩笔筒呈筒状,圆口直壁,外底中心内凹。外底、足墙、口沿及器内施木纹釉,外壁中部留白,通景绘墨彩山水,并点染五彩装饰。外底满绘仿木纹理,无款。与之同类者,有一件故宫博物院藏,内、外、上、下及底足均为仿木纹秞,外壁通景粉彩松鹤延年的笔筒,与此件风格一致,也无款识,应当是为了追求像生之效果,故意而为之。此器胎体致密,图案在器物上环绕一周,展开则是一幅完整的山水画卷,构图有密有疏,水面的辽阔,林石的繁密,形成巧妙的对比。笔触上也极好的表现出多样的技法,山石的皴笔层次清晰,树木依种类不同或用点簇或用夹叶。彩墨结合,以墨笔为骨干,以青绿为主调,间杂些许鲜红,由于釉料的缘故色彩比之绘画又多了一分鲜亮明快。其构图疏密得体,层次分明,景物错落有致,颇得章法,笔触运用自然灵活,渲染皴擦,格调清新,别具艺术魅力,整体画风富有清代宫廷山水画惯有的严谨富丽,文雅含蓄的特点,令人观之悦目,赏玩不尽。其细节处之绘画笔法,如松枝针叶,与同时期珐琅彩瓷名品“松竹梅图橄榄瓶”如出一辙,可印鉴为雍正官窑作品无疑。


Lot 3213

清雍正 仿木纹釉墨彩高士策杖图笔筒 


单圈三行六字楷书款

成交价:RMB 29,195,920

尺寸:直径18.3cm

估价:咨询价

佳士得香港2016年春季拍卖会『中国宫廷御制艺术精品 重要中国瓷器及工艺精品』


这件笔筒做工一流,洵为雍正年间 (1723-35年) 的御窑精品。雍正墨彩器较为多见,精粗皆有,基本上突破了康熙时大写意风格和绿地托黑彩的技艺。采用纤细的画笔直接绘出墨彩纹饰,黑色浓淡有致,层次分明,格调高雅,有的似于纸绢上作的水墨画。如上海博物馆所藏雍正官窑墨彩竹纹碗(属珐琅彩类),及常见的玲珑套杯、盖碗,均为雍正墨彩的精细作品。另有木釉纹地开光绘画的笔筒,款式甚为特殊,器内及外壁上下边缘施以木纹理的彩色釉,外壁中部绘有墨彩松鹤图或人物行旅图,在画面的花草和树梢上点染浅蓝、绿、淡珊瑚红、紫和白色,甚为新颖。


Lot 0120

清乾隆 御制白玉雕如意常青松枝瑞鼠纹笔筒 


成交价:RMB 25,200,000

尺寸:高15cm

估价:RMB 20,000,000-22,000,000

北京匡时2010五周年秋季艺术品拍卖会『清代宫廷玉器专场』


此件精美白玉笔筒乃和田上等羊脂白玉琢制。筒身取古松段作主体,加以古松、灵芝、松鼠作纹饰,笔筒外壁浮雕松干曲折盘绕,松树下盛开灵芝数朵,以及松鼠嬉戏其间,使笔筒洋溢出一股如书画般清新、优雅赏心悦目的画面,加上高超的雕工,实令人爱不释手。松——遇霜雪而不凋,遇干旱仍能生机盎然,犹如文士坚毅不屈的风骨,自古以来已被文人、雅士所称颂,古人视松为坚贞之引喻,并不断被作为文学、艺术的创作题材,从整体看来,此白玉笔筒神形兼备,构思精妙不露俗气,隐约中可感受到有如深藏着浓浓的文人品味于其中。


Lot 1213

 清乾隆 琺瑯彩“西洋仕女出游”图笔筒


《大清乾隆年制》款

成交价:RMB 23,847,500

尺寸:12.1cm

估价:HKD 10,000,000-12,000,000

香港蘇富比拍卖2007年秋季拍卖会『玲珑绮秀私人收藏清代御制瓷器工艺珍品』


Lot 0029

清乾隆 褐斑白玉「瑶池仙侣」图笔筒 


成交价:RMB 15,812,085

尺寸:16.9cm

估价:GBP 250,000-350,000

伦敦蘇富比2012年春季拍卖会『中国陶瓷和艺术作品』


Lot 3117

清乾隆 御制白玉溪桥送别图笔筒


成交价:RMB 15,730,360

尺寸:直径16.7cm

估价:HKD 18,000,000-25,000,000

佳士得香港2015年秋季拍卖会『重要中国瓷器及工艺精品』


此笔筒精选大块玉料制就,雕工精湛,构图巧妙,运用了玉石的天然纹理彩并采用多层浮雕技法与烤色工艺,成功地营造出了人间仙境之景象:外壁浮雕松柏亭舍,灵草仙鹿,三老者分立溪桥与岸边,其中二人回首分别,彰显溪桥送别之主体,为乾隆时期难得一见的佳作。尤其笔筒底部雕刻山石灵芝,更为少见。此件笔筒的尺寸硕大,属于私人收藏中较大的一件。


Lot 2443

王步 青花四方挝角福寿永利人物故事笔筒 


底款:愿闻吾过之斋

成交价:RMB 11,730,000

尺寸:长12cm;高16.5cm

估价:RMB 8,000,000-10,000,000

北京匡时2012年春季艺术品拍卖会『近现代及当代瓷专场』


此笔筒呈四方形,直壁,挝角。四面画片全然不同,双面绘神话典故人物图,另双面绘灵芝、大栗图。一面绘一位老者大眼蓬须,头戴发箍,身背斗笠,手执拐杖,手中落一只蝙蝠,地上一只葫芦冒青烟,祥云缥缈,好似霞光万丈,颇如仙境一般。画面中描绘的是中国百姓喜闻乐见的八仙之一铁拐李,跛足,拄拐杖,衣衫褴褛,形象邋遢,脚踏宝葫芦。绘者匠心独运,技艺高超,运用其独创的青花分水技法,把铁拐李的形象描绘得形神皆备,栩栩如生。其葫芦里装的是为百姓医治百病的灵药,葫芦又是吉祥之物,身边围绕五只蝙蝠,素有“葫芦中岂止存五福”之赞。

另一面绘神农携童子采药图,画面表现的是一神农在采药途中,头戴竹笠,身背药篓,右携长杖,身旁童子擎灵芝(药篓内亦盛满灵芝仙草)。神农凝神平视,脸形微长,两颊丰盈,双目有神,黑发黑髯结团。肩披长衫,衣带飘曳,下着长裤。所绘笔法线条流畅,形象生动,文人绘画风格浓郁。

另两面一面绘灵芝,一面绘大栗。灵芝自古以来就被认为是吉祥、富贵、美好、长寿的象征,有“仙草”、“瑞草”之称,而带皮大栗又寓意大吉大利的吉祥圣果之称。四面画片各具特色,相互呼应,均体现了“青花大王”王步不凡的绘画功力。


Lot 1293

清康熙 竹高浮雕山水人物图笔筒


《顾珏》,《宗玉》刻款

成交价:RMB 11,405,600

尺寸:高17.2cm

估价:HKD 1,000,000-1,500,000

佳士得香港2005春季艺术品拍卖会『中国陶瓷及工艺精品』


此为一件雕刻精绝的作品。作者顾珏以雕刻织细精巧著名。用花梨木作为笔筒的边缘及底部,始终十七世纪末叶。这一种加木边和底的主法大概开始时只用于香筒以及其他不需要坚实底部的器皿,亦有以牙代替木的。后来笔筒亦有采用这种做法。西雅图美术博物馆现在藏有一件同类顾珏作品,见《中国竹刻艺术》,上册,图版19。


Lot 3106

清乾隆 粉彩墨书御制诗圆笔筒


《乾隆丙辰夏月御题》《大清乾隆年制》款

「乾隆宸翰」「惟精惟一」印

成交价:RMB 10,947,440

尺寸:10.2cm

估价:HKD 2,500,000-3,500,000

香港蘇富比2014秋季拍卖会『逸韵相承:细川家族藏中国艺珍』


Lot 3217

清十八世纪 白玉羲之爱鹅图笔筒


成交价:RMB 10,929,160 

尺寸:14cm

估价:HKD 4,000,000-6,000,000

香港蘇富比2011年春季拍卖会『中国瓷器及工艺品』


Lot 0302

清乾隆 墨彩御题咏花卉诗纹六方笔筒


『大清乾隆年制』六字三行篆书款

成交价:RMB 10,925,000

尺寸:长45cm

估价:RMB 5,000,000-6,000,000

北京大羿2017秋季艺术品拍卖会『大羿龙焉』


清宫旧藏白瓷笔筒,造型直筒六方,每一面上均以墨彩写御题诗一首,口沿描金,内外壁与底皆罩白釉,仅以墨彩御题诗为饰,底落『大清乾隆年制』款。素雅之中最见大气端庄,文人雅士望之定是爱不惜手。而当日在清宫,也是帝王案头良伴。

此笔筒上六首诗,均出自乾隆帝居藩期间诗文作品的结集《御制乐善堂全集》。读此诗集,能窥视年轻皇子的抱负、生活情趣以及闲适恬淡的心境。诗句或是皇子有感而发,或是有所企图,今已众说纷纭,然因众说纷纭,御题诗瓷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不容忽视。


Lot 0283

清乾隆 铜胎画珐琅庭院人物四方笔筒


“乾隆年制”款

成交价:RMB 10,080,000

尺寸:高11cm

估价:RMB 4,000,000-6,000,000

中贸圣佳2008年春季艺术品拍卖会『中国清代宫廷琺瑯器专场』


笔筒为方形,委角,重底式足。笔角四面作长方形委角开光,光内绘庭园人物及母婴图,四角饰开光山水图。笔筒画面人物神态的刻画细腻生动,用笔工致,体现出乾隆时期人物题材画珐琅的制造水平。

这件笔筒,人物神态刻画细腻,构图严谨,用色考究,是乾隆朝画珐琅中的一件精品。故宫博物院收藏的一件画珐琅笔筒可以作为参考,应为同时期养心殿造办处产品,散佚宫外,保存至今,弥足珍贵。


Lot 1408

清康熙 无我款紫檀笔筒


成交价:RMB 10,005,000

尺寸:15.5×18.51cm

估价:RMB 1,800,000-2,500,000

中贸圣佳2016秋季拍卖会『集萃——古董珍玩』


笔筒取上佳紫檀为质,料材硕大,包浆沉郁醇厚。口大底小,微有束腰,整体于端庄中透出秀逸气息。笔筒通体雕刻蕉荫佛女,侧畔题诗。画面中芭蕉繁茂,一清秀尼姑赤身睡于蕉荫下苔石之上,形止潇洒。又以狂草刻禅偈曰:“六根净尽绝尘埃,嚼蜡能寻甘味回。莫笑绿天陈色相,谁人不是赤身来?”诗画双美,颇有《兰亭》遗意。在佛门中,芭蕉的形象一向与佛有缘,《维摩诘经》就曾说过:“是身如芭蕉中无有坚。”此幅芭蕉佛女,禅意深远,非一般心胸可以为之。正是:“能空诸相真无我,不用遮遮掩掩来”。笔筒口沿一周刻字,道出了此物的来历:“无我老师太自写通体小照,刻紫檀笔海,乃吾庵珍秘俊物也。不知何昔失去。乾隆廿七年九天生日,以百金赎还。品峰缶记。”此“缶”或为缶老吴昌硕,时吴与蔡守友善,其文为文信口传此笔筒之来历,月色转述,吴昌硕所刻。


Lot 0150

清 周芷岩刻、张鹏翀题竹石图黄花梨大笔筒


成交价:RMB 9,545,000

尺寸:高22.5cm

估价:RMB 6,500,000-8,500,000

中贸圣佳2017春季艺术品拍卖会『璀璨——中国古代艺术珍品及宫廷器物夜场』


笔筒取黄花梨大木为之,材料难得。黄花梨色泽沉敛红润,文理美观,包浆厚重。刻竹石图于其上,山石稳盘于地,竹叶似飒飒而动,构图简练,刀法老辣,气韵天成。侧行书刻诗文两首,一:“文苏妙墨继者谁,五百年来见周子。短幅长笺信手成,渭川千亩风烟起”,“张鹏翀”款。二为:“胸有成竹,目无全牛,戏呼此君,放出一头。古人画马,坠入马腹,我今有愿,身化修竹,脱红尘世,作绿骨仙,逌然长啸,孰知其天”,“芷岩并镌”款。”诗文平地深雕,类似刻碑,而以阴刻技法所雕剔之竹石,似不用稿本,一气呵成,竹叶迎风摇曳,似可闻沙沙之声,连无形的风都似乎跃然图上,上海博物馆“竹素流芳”——周颢艺术特展中的一件周芷岩紫檀刻竹石图笔筒,亦刻竹叶飒飒,动感十足,可为参照(见参阅图)。此件笔筒为目前所见周芷岩所制题跋最长、体量最大、品质最精之作。其无论从布局能力,雕刻技巧,还是文化内涵都是一件无可挑剔的杰作,当为周芷岩艺术成熟期的代表作,极富南宗画意和文人气质。


Lot 3571

清 竹雕耕织图笔筒


“臣天章恭制”

成交价:RMB 9,200,000

尺寸:17cm

估价:RMB 6,000,000-8,000,000

北京翰海2012秋季拍卖会『古董珍玩』


此件笔筒取自天然巨竹一节,肉质厚重,适于深挖浅刻,笔筒外壁一周以及细密之刀法刻耕织图,远山近水之中,共雕有八十余人,另有村社掩映于青山绿水之间。凡所刻人物情态生动,令人叹为观止,一隅刻“臣天章恭制”楷书款。是为清代中期雍正朝内廷刻竹大师施天章之作,十分珍罕。


Lot 6326

清雍正 仿木纹釉青花山水人物笔筒


[雍正年制]款

成交价:RMB 8,740,000

尺寸:直径18cm;高13.8cm

估价:RMB 4,800,000-6,800,000

北京保利2015春季拍卖会『陶成——雍正御窑掇英』


其造型规整,圆口直壁,底足内挖成小圈足玉璧底,露胎处可见胎体细腻坚质,中心内挖成脐,内施白釉,青花双圈内书“雍正年制”四字双行楷书款识,书法工整,结字饱满,官窑法度尽显。其外壁足墙、口沿及器内施木纹釉,外壁中部留白以青花绘通景山水,画意以山村幽居为题,构图上以传统的“三远”为法,远山近树,苍翠重重,山溪潺潺,一处房舍掩映于古树之间,房舍前地势平缓,远处绘拱桥垂柳,拱桥前一长者携一小童似正在送别宾客;房舍之后缓坡渐迭,近处嘉木葱郁,远处峰峦迭起,其间石径蜿蜒,三人沿石径缓步而上,石径尽头隐约可见一片屋檐。其青花发色沈静典雅,分水技法纯熟,整个画面意境高妙,彷佛一幅水墨画卷,一派宁静清寂意趣,立意闲逸悠远,尤其山石树木皴擦点染之笔法颇有四王之神采,观之令人赏心悦目。

其内外壁所施仿木纹釉系以红赭与墨褐二彩描绘出木材自然纹理,形象逼真,远望俨然如木,其工艺异常精细,虽系人工,宛若天成,展现出鲜明的内府匠作精神,别具艺术魅力。此式仿木纹釉始烧于雍正时期,是清雍正、乾隆朝独具特色的釉色之一,装饰效果自然生趣,清雅怡人。


Lot 4350

清乾隆 周芷岩刻黄花梨竹石大笔筒


“张鹏翀”款

成交价:RMB 8,736,000

尺寸:高22cm

估价:RMB 5,000,000-8,000,000

北京保利5周年春季拍卖会『宫廷艺术与重要瓷器、工艺品』


笔筒以黄花梨为之,直筒形,色深红润,质地细腻,包浆厚重。所用黄花梨色彩鲜艳,纹理清晰美观,此木材的名贵程度仅次于紫檀木,《广州志》有云:“花榈色紫红,微香,其纹有若鬼面,亦类狸斑,又名和’花狸’。老者纹拳曲,嫩者纹直,其节花圆晕如钱,大小相错者佳。”整器壁面以册页式一书一画布局,一侧作平坡式构图,阴刻技法剔刻奇秀山石、丛丛休竹;竹叶迎风摇曳,外柔内刚,竹石相依,气韵天成,古朴拙雅,整体构图简练,刀法犀利精细;另一侧行书题诗文两首首,其一为,“文苏妙墨继者谁,五百年来见周子。短幅长笺信手成,渭川千亩风烟起。”,下接“张鹏翀”款。其旁为“胸有成竹,目无全牛,戏呼此君,放出一头。古人画马坠入马腹,我今有愿,身化修竹,脱红尘世,作绿骨仙,逌然。长啸,孰知其天”。后为“芷岩并镌”款。竹筱受风,竹叶飘飖飞舞,风是无形的,最难写出,端赖景物的烘托显现。此笔筒所雕风竹旷古绝今,韵味丰饶,凌空徐扬姿态妖娆,能令观者顿觉清风袭来之凉意。作者以竹为纸,以刀代笔,运刀技法娴熟老辣,深厚功力尽显,其诗画结合,极富笔情墨趣。


Lot 3422

 民国 许人出品粉彩春夏秋冬山水人物四方笔筒


成交价:RMB 8,165,000 

尺寸:高19.5cm

估价:RMB 5,000,000-7,000,000

北京匡时2018春季拍卖会『瓷苑撷英——近当代陶瓷专场』


此件陶瓷笔筒是何许人、王琦、汪野亭、王大凡四位艺术家在不同时期内完成的一件合力之作。有雪景的空寂,有老翁垂钓之乐,有世外高人的居所,有美女娇嗔含羞。“四友”合画品味丰富,耐人寻味。

画面《寒江独钓》清泠萧寂,举目四顾,混沌不开,危峰奋起,凌虚似欲擎天。银装皑皑,水天一色,万顷空明,两茫茫兮心旷旷,息叹何处有生烟?偶见蓑笠老翁独踞赤舟、寒江孤钓,岸上灯影阑珊、屋宇参落,是觉斯星星之火,足以燎原。何许人作雪景山水讲究章法布局,造景取势宋人,而笔墨俱承“四王”之法,山势相叠,坡岸交错,远近各景,层次有序,洵出自大家之手笔。其始以玻璃白敷染雪色,令画面苍洁纯澈、晶莹剔透。斯变古则今之创举,甚得时人歆美,盖领一代风气之先。

作品中人物自由奔放,注重人物由暗到明的层层渲染,以强调人物的立体感和质量感。王琦的人物作品所描述的对象都是来自社会底层人士,他们的喜怒哀乐,生活的艰辛,常常萦绕在画家的心中,画家也曾有一段过捏泥人的辛酸经历,因此,王琦常常反映生活在底层人士的场景,并把这种强烈的同情心和真挚的感情,倾注在笔端,塑造了许许多多有血有肉的生活场景,有人物身份,有人物性格的感人形象,就如这幅作品中老人和小孩都出来钓鱼,他把对人物脸部明暗烘托的优势,以达到尽善尽美的艺术效果。

粉彩山水别开生面,树木枝干挺拔雄劲,将山水相连、境气贯通,整个画面以几个完整的构图加上书法相结合。这件山水画采取山水相连、云雾飘逸,另辟蹊径,工细,纯以线描,多种皴法并用,染擦浓淡,随心所欲,使画面特别柔和清雅,层次丰富,韵味盎然。

图中的美女是王大凡用自己创作的落地粉彩技法兼传统的粉彩填染进行创作,落地粉彩技法是在人物衣纹里不打玻璃白底,用雪白或粉彩颜色直接罩在彩好了的颜料上,在衣纹处用生料彩出深浅衣折,干后再洗染绪如广翠、净(墨)大绿、净(墨)苦绿、净翡翠、黄色及参调好的生红等。通过两种不同的手法,加上兼工带写,使得人物更加娇美可人,人物和风景融为一体,是件耐人寻味的作品。


Lot 1068

大清乾隆年制泥绘赤壁图笔筒


底款「大清乾隆年制」

成交价:RMB 7,015,000

尺寸:高14.5cm;宽14.5cm

估价:RMB 3,000,000-3,500,000

北京东正2015年春季艺术品拍卖会『紫器东来——茶道具专场』


此笔筒用料考究,以宜兴本山绿泥为体,敷以嫩黄泥为表,玉璧式圈足,器底钤印两行六字「大清乾隆年制」篆书阳文款。以彩色泥料堆绘于外壁,画中对山石的描绘,为典型斧劈皴法,泥绘笔意健劲,恰似持利斧斫出峭壁绝,表现出山石的层次变化及坚硬质感。

此笔筒用料考究,以宜兴本山绿泥为体,敷以嫩黄泥为表,玉璧式圈足,器底钤印两行六字「大清乾隆年制」篆书阳文款。以彩色泥料堆绘于外壁,取材苏东坡《后赤壁赋》,「携酒与鱼,复游于赤壁之下。江流有声,断岸千尺;山高月小,水落石出。曾日月之几何,而江山不可复识矣。」画意隽永,工艺精湛,可谓泥料堆绘作品之中的上乘之作。


Lot 2325

清雍正 木釉墨彩山水人物笔筒 


“雍正年制”篆书款

成交价:RMB 6,944,000

尺寸:高14cm

估价:RMB 4,500,000-5,500,000

北京翰海2009春季拍卖会『古董珍玩』


器呈筒状,圆口,直壁,外底中心内凹呈玉璧形。外沿、足边、器内施木纹釉,外壁中部白釉地绘墨彩,通景绘山水人物纹饰。外底脐心青花书“雍正年制”篆书款。为同类笔筒所仅见。

此器胎体洁白致密,纹饰构图疏密得体,层次分明,景物错落有致,颇得章法,笔触运用自然灵活,渲染皴擦,宛如一幅感染力极强的中国水墨画,格调清新,别具艺术魅力,是雍正时期少见的佳作。


Lot 2088

清乾隆 碧玉御制《石室藏书》笔筒


“乾隆年制”款

成交价:RMB 6,720,000

尺寸:高16.3cm;直径14.3cm

估价:RMB 5,000,000-8,000,000

北京保利2009秋季拍卖会『“顶礼—儒、道、释与中国艺术”』


笔筒为碧玉质,使用整块玉雕琢而成,圆筒形、厚实、圆口,以深雕及阴雕而成,雕琢层次分明、布局古朴典雅、不带俗气。在器壁上,玉匠运用多层

次浮雕技法,巧妙的完成繁密的构图,将浮云、山石、树木、人物穿插其间,笔筒正前方雕刻“石室藏书”四字,代表整个笔筒的故事涵义,笔筒左下角有二个书僮,前者背着书,而后者却用挑的,再往前看,三棵古松立于山丘上,旁边又有一书僮挑着书籍往前走,接着在笔筒后方是一间堆满书籍的石室,五位可爱的书僮小心翼翼的将放在几案上珍贵书册搬运藏于石室中,此笔筒共雕琢了十一位可爱的书僮,神态动作生动自然,此种多层次浮雕法应是承袭于明朝竹雕风格。

此笔筒所用玉材为典型的清代中期宫廷制玉采用的新疆和阗碧玉玉料,其特点为玉料中间夹杂有颜色较浅的“青玉斑”和颜色翠绿的“铜锈斑”。虽有瑕斑,但经由雕玉高手运用高招的巧妙构思、与不可思议的智慧精心布局,反将玉材的缺点转雕成如国画般令人赞叹的秋意画面,此等巧思运用及巧夺天工的雕工,非造办处顶尖雕玉高手莫办。器壁上方雕琢隶书“石室藏书”四字,“石室”一辞,语出《左传》庄公十四年,杜预注,可解释为藏图书档案之室。又有一说,石室是为古代文人不能为朝廷所用时,或是在乱世中隐世于山林之中着书论述之用。“二酉”指大、小酉山,(元和郡县志)—“大酉山有洞名大酉洞,小酉山在酉溪口,山下有石穴,中有书千卷,旧云秦人避地隐学于此。”


Lot 7419

清 洋彩“甲子万年”转心笔筒


“乾隆年制”款

成交价:RMB 6,670,000

尺寸:高12.2cm;直径9.7cm

估价:RMB 3,500,000-5,500,000

北京保利十周年秋季拍卖会『宫廷艺术与重要瓷器、玉器、工艺品』


此笔筒直口,上下两侧饰矾红地描金花卉纹样,腹部可旋转活动,外壁以葫芦、叶藤作连续图案装饰,其壁上、下部分合画成葫芦瓜形开光,其内于白釉地上墨书十个天干、十二个地支,两者配合转一轮其最小公倍数为六十,即是中国一甲子六十年的中国万年甲子历。背景以蓝彩绘仿轧道卷草纹成锦地,上下绘葫芦缠枝连绵、伴有花卉。底施白釉,并落矾红篆书“乾隆年制”款。此器的制作方法为以口缘连器内壁为一片,器底为一片,器外壁下、上半身各为一片,共四片烧成後组合,将外壁上、下部分套入内壁,将器底盘与内壁底黏合,则器外壁上部可旋转自如,可谓独具匠心。


Lot 0208

清乾隆 碧玉御题诗云瀑飞棂图笔筒


成交价:RMB 6,496,360

尺寸:直径17cm×2

估价:HKD 3,500,000-5,000,000

Bonhams邦瀚斯拍卖行2012年秋季拍卖会『恒光彻耀–Harold E. Stack 珍藏玉器』


Lot 1336

清乾隆 御制碧玉山水楼阁「浴马图」笔筒


成交价:RMB 6,487,500

尺寸:高21.4cm;直径23.4cm

估价:HKD 5,500,000-7,000,000

香港蘇富比2007年秋季拍卖会『皇京西暮清代宫廷艺术珍品 镂月开云圆明遗珍』


此笔筒以精挑细选的和阗碧玉料雕制、最难能可贵的是他的硕大体积。乾隆朝内有一定数量的碧玉笔筒制作、但绝大多数直径不超过二十公分。环顾包括两故宫博物院在内的海内外各大博物馆和著名私人收藏、现拍品直径达23.4公分、是现知口径最大的碧玉笔筒。而后他于1953年时已达到2700英镑的惊人成交金额、亦可证它举足轻重的重要性。

此高浮雕法通景雕刻出庭园楼阁和林木间八匹骏马、和他们主人及侍从。布局精心巧妙、将如此难得敞濶的壁面以山石纹细分成多个场区、置大小楼阁、飞瀑和小溪、再伴以苍松、杨柳和芭蕉等各式树木、各骏马以不同的取态和姿势分布于前后各方、画面充满活力和动感、同时亦洋溢着一片欢腾安泰之氛围。


Lot 1527

清乾隆 酱地褐彩《山水庭廓》图笔筒


《大清乾隆年制》款

成交价:RMB 6,181,760

尺寸:9.8cm

估价:HKD 3,500,000-4,500,000

香港蘇富比2006春季拍卖会『宝胜隆盛—乾隆珍宝暨德安堂白玉收藏专拍』


Lot 2112

清乾隆 碧玉庭院人物笔筒


成交价:RMB 6,160,000

尺寸:高16.5cm

估价:RMB 3,500,000-4,500,000

中国嘉德2009秋季拍卖会『泽古怡情-清代宫廷艺粹』


碧玉质直筒形笔筒,浅圈足状底,外环均设五足。外壁通景浮雕壑深林密,青嶂翠壁,寿石浮云,流水仙山,飞瀑高台,廊桥浅坡,飞亭檐柱,庭院深深。此幅通景描述的内容似为设计如世外仙境般的一处幽深庭院,画面一处二人对饮,桌上羹匙菜肴,一旁小童端酒伺候,由于旁侧立有灯柱,可知为深夜对饮,把酒言欢,从二者装束上来看,似应为唐代官僚,故让人想起诗仙醉酒李太白,其中一人似已微醺,姿态已趋于随性,以李白诗句“两人对酌山花开,一杯一杯复一杯”来形容此景,恰如其分。小径之中另有小童持酒端菜,送往途中。廊曲之上有二人持杯展卷,正借酒兴作诗谈文,好不快活。全器构图繁密,层次清晰,雕刻生动,为乾隆朝碧玉笔筒之精品佳作。

此件笔筒通景图案的设计布局、刀法之刻划表现均是融以画意,正是乾隆帝所欣赏的画意玉器。其内容亦为文人逸事,且人物为唐代装束,具唐韵,更有文人平淡蕴藉、精炼内涵、崇尚古雅之隽永的意境。而笔筒选材精致,制作谨严,气韵恢弘,有富贵艳丽之皇家气息,又因碧玉色沉,故体度庄沈,具典型宫廷风格。由此齐集文人品味与宫廷风格,后人无所企及。


Lot 1526

清乾隆 剔红乾隆御制诗笔筒


《乾隆御制》款

成交价:RMB 5,948,800

尺寸:10.1cm

估价:HKD 3,500,000-4,500,000

香港蘇富比2006春季拍卖会『宝胜隆盛—乾隆珍宝暨德安堂白玉收藏专拍』

综观乾隆一朝,所产雕漆品数量庞大,华美精妙、工艺超卓的雕漆杰作也不少。但纯以雕诗文为主题的器物,真个是万中无一。盖此等器物如茶碗、笔筒等绝多是非常小巧、局限很大且剔雕字体要迁就方向多变的笔划,也要顾及工整性及行间间隔,雕刻难度之高,不难想像。

剔红乾隆御制诗笔筒、极为稀见。现知同类例子应不出三数个。其一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曾于2003年在澳门艺术博物馆举行的“怀抱古今—乾隆皇帝文化生活艺术展”内展出(图二)。是次拍卖的笔筒雕剔下刀有力俐落,在细圆的直壁上工整有致地剔出描绘时景致的《小园闲咏五首》,言物相配,品相精美,且保存状况非常理想,实属难得精品。


Lot 7519

清 杨季初制 月下包装独酌园紫砂笔筒


「杨季初」阳文篆书印款

成交价:RMB 5,865,000

尺寸:口径17.8cm;底径17.8cm;高14.3cm;深13.1cm

估价:RMB 3,000,000-5,000,000

北京保利八周年春季拍卖会『燕闲清赏——翦淞阁文房古器录』

直腹圆形,口底相若,璧式足,足心钤印「杨季初」阳文篆书款,精严隽雅。器身以宜兴掺砂团泥抟造,五色星砂点点,望如古雅绢画。外壁以彩色泥浆堆绘〈月下独酌图〉,御器良工杨季初采用「戈」字形构图,一棵虬曲老松,贯穿全幅,诗仙李白醉态可掬,斜倚树侧,诗眼迷蒙地举杯邀月,穿过右上方的松枝,隐约可见夜云之间,明月如钩。白色酒杯与新月,遥相呼应,正是李白诗意「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中的三个主角。


Lot 7531

清 赤壁夜游园竹笔筒


成交价:RMB 5,865,000

尺寸:纵11.1cm;横13.7cm;高17.4cm;深15.4cm

估价:RMB 5,000,000-8,000,000

北京保利八周年春季拍卖会『燕闲清赏——翦淞阁文房古器录』


椭圆形笔筒,镶紫檀木口与底,下承四足。外壁以通景形式刻东坡赤壁夜游图。前景为东坡与僧、道二客所泛小舟,袍而长髯,凭几而坐者为东坡;俯于几上者为佛印;道士背坐仰观。一旁童子正漉酒入坛,老舟子二人齐力摇橹,刻划传神。巨石插立江中,湍流汹涌。横云烟岚,横亘缭绕,与江水波涛上下呼应。茂密虬松、霜叶等披于悬崖,益显壮丽。赤壁似天幕幔帐,右方障壁直如插天巨屏,气势撼人。左侧山谷瀑布激流奔腾其中,岩壁盘折交错,极尽深远、幽邃之境,俨然如画。

此器雕镂刨凿之深,已近无以复加,如前景的舟中物象、斜倾巨岩与山谷等部分,镂空以造形,层迭而遮掩,已近立体圆雕形式。人物神情、姿态各异,眉目宛然,衣褶清晰,细节如发须、手部、衣饰与器用等,其刻划入微,堪称鬼斧神工,令人叹为观止。取与北京故宫藏「顾玨 竹雕迎驾图竹笔筒」相较,其刻露精深、巧穷毫发的造型、风格如出一辙,信出顾玨之手无疑,且可推断同为雍正七年左右之精品,珍贵稀罕可知。


Lot 4935

王步 青花花鸟四方笔筒


愿闻吾过之斋

成交价:RMB 5,750,000

尺寸:16×12cm

估价:RMB 4,500,000-8,000,000

中国嘉德2011秋季拍卖会『近现代陶瓷』


Lot 0011

清乾隆 青白玉「高士赏游」图委角方笔筒


成交价:RMB 5,632,085

尺寸:14.5cm

估价:GBP 80,000-120,000

伦敦蘇富比2012年春季拍卖会『中国陶瓷和艺术作品』


Lot 0329

清乾隆 青白玉仙人献寿图笔筒


成交价:RMB 5,606,725

尺寸:高16.2cm;直径19.5cm

估价:USD 40,000-60,000

佳士得纽约2008秋季拍卖会『中国瓷器工艺品』


Lot 0548

清乾隆 段泥彩绘人物山水纹笔筒


「杨季初」篆文方印

成交价:RMB 5,479,620

尺寸:高15.8cm

估价:HKD 2,000,000-3,000,000

Bonhams邦瀚斯拍卖行2012春季拍卖会『私人珍藏宜兴紫砂及文人雅玩专场』


大笔筒成圆柱形,筒壁厚实,宽圈足,底钤「杨季初」篆文方印。笔筒泥绘人物山水,在竹林间,有一高士正在亭台中阅读,小伺童在另一厢房中收拾整理;后院幽静,有一文人提着竹杆,站在围墙门外,对湖景远望,甚有诗意。段泥质细洁净,适合泥绘;工匠描绘细腻,书斋案上摆设、窗户栅栏等,都清楚交代;更妙用泥的不同厚度,如薄皴擦描绘石头纹理,用厚重紫泥表现树干质感,可谓把彩绘技术发挥到淋漓尽致。


Lot 0005

清康熙 竹雕《西廂记》相送图笔筒 


《顾珏》《宗玉》款

成交价:RMB 5,469,600

尺寸:17cm

估价:HKD 3,500,000-4,000,000

香港蘇富比2005秋季拍卖会『玛丽及庄智博文房瑰宝珍藏专拍』


Lot 1910A

清乾隆 御制碧玉「朝贡图」笔筒 


成交价:RMB 5,428,400

尺寸:15.5cm

估价:HKD 2,800,000-3,500,000

香港蘇富比2011年秋季拍卖会『中国瓷器及工艺品』


Lot 0317

清乾隆 青花笔筒


成交价:RMB 5,215,520

尺寸:高15.2cm

估价:HKD 120,000-150,000

Bonhams邦瀚斯2009秋季拍卖会『中国古董瓷器杂项』


Lot 6378

王大凡 投笔从戎 木兰从军图 粉彩四方笔筒


钤印:堃 大凡 希平草庐 大凡长寿 希平

成交价:RMB 5,175,000

尺寸:14×14×36cm

估价:RMB 3,800,000-5,000,000

中国嘉德2013年秋季拍卖会『雅瓷秋硕—近现代陶瓷』


Lot 2809

清乾隆 矾红彩「夏日图居即事五首」御制诗笔筒


《乾隆御制》款

「乾」「隆」印

成交价:RMB 5,068,840

尺寸:高10cm

估价:HKD 5,000,000-7,000,000

香港蘇富比2011年春季拍卖会『皇苑天工—中国宫廷艺术菁华』


乾隆时期,景德镇御窑厂偶成化繁为简、淳朴雅素之样式风格,以求色彩甄选及装饰技艺之崭新突破。是次品即为其中精妙之作。笔筒白色为底,通体御制诗文,儒雅成趣,此类矾红彩诗文笔筒甚为罕见。比较两件相若作例,所书诗文有别,收录于《孙瀛洲的陶瓷世界》,故宫博物馆,北京,2003年,编号161、162。

比较一件形制尺寸相似之乾隆年款笔筒,饰黑彩诗文,售于香港苏富比1996年11月5日,编号921;另比较一件五足笔筒,藏于台北国立故宫博物馆,收录于《华丽彩瓷-乾隆洋彩》,国立故宫博物馆,台北,2009年,编号58。

康熙一朝,常见青花御制诗笔筒,这种装饰风格于乾隆时期复兴,常见以黑彩装饰于笔筒、茶杯、茶壶等器形之上。此笔筒之灵感来源,或参考一件清康熙釉里红百寿图笔筒,造形比例略显宽腴,收录于《故宫博物院藏文物珍品全集•青花釉里红(下)》,上海,2000年,图版166。


Lot 3474

民国 王步 青花海棠观雀图笔筒 


成交价:RMB 5,060,000

尺寸:高12.5cm

估价:RMB 4,600,000-4,800,000

北京匡时2014春季拍卖会『扶案雅赏应书香——文房清供专场』


“青花海棠观雀图”笔筒古木屈曲虬结,枝叶疏朗,蔓藤长绕,垂连不断,海棠花开浓艳,朵朵争春,花蕊肆意撒开,其香而深远悠长。王步以古木之苍健配合藤蔓之柔韧,益见古木之精气浑厚,格调清雄。图中枝头雀鸟憨厚敦实,两爪立于枝上,静观周围,双翅垄作身后,目光平和,似像一位温润细腻的高士,立于高处俯览大地之感。相比古木海棠花开的写意笔法,雀鸟则以工笔绘就,颈腹部绒毛细密而柔和,纤毫毕露,富具质感。其构图稳健,形态精简而意远,墨韵浓、重、焦、淡相渗叠,线条中显出用笔凝炼和沉健,寓意超脱世外之感,独步天下,俯瞰群山。整体画面生气盎然充满人文气息,王步也借此传递了生生不息的意念,可谓“质精色良艺美”,质地温润如凝脂,色调清新淡雅,绘画精妙非凡使人领略到王步青花瓷绘的神韵所在,由此可感受王步“青花大王”之美誉绝非虚言。


Lot 3374

清乾隆 杨季初作宜兴紫泥彩绘山水人物图笔筒 


成交价:RMB 4,860,400

尺寸:直径15.3cm

估价:HKD 2,800,000-3,500,000

佳士得香港2016年春季拍卖会『中国宫廷御制艺术精品 重要中国瓷器及工艺精品』


此笔筒为二十世纪初重要宜兴砂器藏家陈克立旧藏。在《阳羡砂器精品图谱》的序中,陈克立自述因受到其叔岳、清末著名外交官及收藏家龚心钊(1870-1949)之启发而好宜兴砂器,并在战后透过荣宝斋收集大量宜兴精品。

本笔筒上印「杨季初」方款。杨季初,清雍正、乾隆时宜兴名家,精通泥绘。清人唐仲冕于《重刊荆溪县志》(清光绪刻本)卷四中记:「杨季初,菱花壶甚工,与陈汉文同时。」


Lot 2882

1940年作 汪野亭 墨彩四方通景山水大笔筒


成交价:RMB 4,830,000

尺寸:20×16cm

估价:RMB 3,600,000-4,900,000

北京匡时2012年秋季艺术品拍卖会『“萃臻瓷韵”——近现代及当代瓷专场』


Lot 7201

明 朱三松制乾隆御题竹刻七贤图笔筒


“三松作”款

成交价:RMB 4,830,000

尺寸:高15cm

估价:RMB 3,500,000-5,500,000

北京保利2011年春季拍卖会『“有感于斯文”—宫廷逸趣与诗、书、画、印』


本件笔筒截竹制作,竹色红润,以高浮雕与镂雕结合的技法雕刻,松下老人相聚作诗的画面,人物神情毕现,苍松浓密,崖石叠嶂,层次鲜明。山石间刻书乾隆御制诗一首,文曰:“诡石苍松境致幽,其中七老恣优游。若而底用征名姓,总是人间第一流”(见《乾隆御制诗 · 四集 · 卷八十五》),署“乾隆御题”款,并“古香”、“太璞”二方印,旁侧又阴刻书“三松作”款识。


Lot 1524

清十七/十八世纪 巧作松柏万年笔筒


成交价:RMB 4,807,500

尺寸:高15.7cm

估价:HKD 4,000,000-6,000,000

佳士得香港2007年秋季拍卖会『瑰玉清雕 - Alan and Simone Hartman 重要玉器珍藏 II』


白玉带皮,随形琢松树桩形,枝杈穿插虬结,松针茂盛,重重迭迭,树皮如麟,露出瘿瘤罅隙,有些树枝倾倒欹侧,如经风雨。筒中附小如意两支,一支首镶嵌玉石水仙、蝙蝠及秀石,柄嵌灵芝,取「芝仙贺寿」之意;另一支碧玉如意,戗金嵌万字锦地及蝙蝠,首、柄镶嵌白玉桃树、桃枝,取「万福万寿」之意;另有珊瑚福寿如意和白玉云龙杆笔,形制古朴典雅,寓意吉祥。

此器以浮雕技法表现苍松的主题纹样,衬托小巧玲珑的配件,颇有绝妙神品的韵致,而这也是明末清初文人雅仕风格。


Lot 0725

清雍正-乾隆 杨季初制紫砂泥绘唐人诗意笔筒


“杨季初”款

成交价:RMB 4,634,500

尺寸:直径17.8cm;高15.5cm

估价:HKD 3,200,000-5,200,000

保利香港2012首届拍卖会『中国古董珍玩』


器身以宜兴本山绿泥为体,敷以嫩黄泥为表,泥绘并浮雕色泥于外壁,口沿略成泥鳅背。画意用唐代诗人崔护的名作《题都城南壮》:“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为题;底部为璧式足,器底钤印杨季初篆书款。此器为描绘春夏之景,构图采取鸟瞰式取景,远山起伏,层峦迭嶂;近景用小斧皴兼以苔点,描绘出春山嶙峋的质感;前有嘉树三株,参差有姿,深浅浮雕,用厚重段泥作树干以强调其层次感;树石之后有茅亭,亭中伫立高髻仕女,凭栏俯首低眺,亭后树影幢幢。画面中的女子姿态轻盈曼妙,一袭浅绯衣及白练裙有如桃花般盛开,则有夏景之恬静,画意故有所思,亦有所感,一派宁静清寂意趣。深浅堆泥极具层次感,似凸出于绢素之上,为杨季初雅作之精品。


Lot 3073

清乾隆 唐英制矾红墨彩“仿木釉”题诗笔筒


成交价:RMB 4,563,640

尺寸:9.2cm

估价:HKD 2,500,000-3,000,000

香港蘇富比2011年春季拍卖会『中国瓷器及工艺品』


Lot 0622

明末清初 紫檀花卉纹嵌银丝诗文玉兰花口笔筒


成交价:RMB 4,370,000

尺寸:直径19cm;高16.6cm

估价:RMB 2,800,000-3,600,000

中贸圣佳2018春季艺术品拍卖会『璀璨③——「弘曆的帝王品味」古代艺术珍品及宫廷瓷器专场』


笔筒以紫檀大料制成,皮壳黝黑,牛毛纹棕眼明显。整个笔筒雕成一大朵半开的玉兰花,以里外两层各三瓣花瓣围成笔筒,造型肥硕,细节精妙。在玉兰花瓣外壁,又浮雕花卉纹,近底处为山石或者横斜的树枝,花卉一侧以梅花为主体,一侧以玉兰为主体,间杂以山茶、秋海棠、水仙、竹等。雕刻采用浅浮雕手法,手法熟络,形象生动,一派生机勃勃之势。

精彩之处在于花卉布局空灵,在上方嵌银丝篆体诗文,银色与紫檀深邃的地子互相辉映,高贵典雅。诗句依次为:“老干含春意,疏枝吐玉花。酒阑明月上,移影卧窗纱。”“庭除旧雨后,明月映琼珂。”“夜雨润枝头,粉红犹似泣”。为依次咏梅花、玉兰、秋海棠,其中咏梅花的这首诗句亦出现在一个黄花梨百宝嵌梅花图长方盒上,该盒落款为“雪居”。雪居为明人孙克弘,云间人,擅嵌银丝于紫檀等硬木上制作器物,不排除此笔筒亦出自雪居之手,或为其相近时代人所为。

整个笔筒,观之就如同一幅明人《杂花图》长卷,配合诗句,文雅非凡。玉兰花口的笔筒偶可见到,似此件雕刻精彩且嵌银丝为诗文者,甚为罕见。


Lot 7520

清乾隆御制 水村园紫砂笔筒


成交价:RMB 4,370,000

尺寸:口径17.9cm;底径17.6cm;高14.3cm;深13.7cm

估价:RMB 3,000,000-5,000,000

北京保利八周年春季拍卖会『燕闲清赏——翦淞阁文房古器录』


直腹圆形,口底相若,璧式足,足心钤印「大清乾隆年制」阳文篆书款,篆法精严。器身以宜兴掺砂团泥为底胎,外敷一层嫩黄泥化妆土,抚之光润绵密有如丝绸。外壁以彩色泥浆堆绘〈水村图〉。构图采取平远山水描绘,远山近树,植被茂盛,峰峦迭翠,延伸天际,立意悠远。

全器以深浅彩泥堆绘,描画清雅妍秀,设色澹雅,尤其薄皴迭垒,光影映照下,极具立体层次感,展现平面书画所不能及的特色。圆形笔筒的结构,使得全幅呈现通景画面,旋之观之,画意延绵,有如长卷。


Lot 0544

清中期 杨季初 泥绘牧牛图笔筒 


款识:杨季初。

成交价:RMB 4,256,000

尺寸:高16cm;直径16.7cm

估价:RMB 500,000-800,000

北京匡时2010五周年秋季艺术品拍卖会『金玉紫瓯---静悟堂藏紫砂名品专场』


此杨氏牧牛图笔筒口底相若,口部略宽大,呈筒状,浅黄色砂胎,肌理细致,包浆温润,造型端庄古雅。筒外壁以粉红、赭、褐等色泥绘制通景《牧牛图》,所绘景致静雅生动,反映出清中期文人阶层的审美风气。紫砂文房器古朴淡然,不媚不俗,恰暗合于文人闲雅温厚之品性,广为世人所珍重。


Lot 5609

清乾隆 杨季初制彩泥绘山水渔舟通景笔筒


「杨季初」款

成交价:RMB 4,255,000

尺寸:高15.3cm;宽15.5cm

估价:RMB 2,600,000-3,600,000

北京保利2014秋季拍卖会『集露山房藏紫砂文房名品』


本笔筒用料考究、画工精湛,可谓是色堆泥绘作品中之传世佳作。 彩泥堆绘是用各色泥浆绘于坯体,并有一定厚度,类似印章薄意雕刻效果的一种装饰手法。在技术上有较大的操作难度,泥绘装饰源于旧时的漆器堆雕工艺方法,在已成型完工的,而且保持一定湿度的坯体上用本色泥堆画,局部、细部用专制工具精雕细琢,使之质感强,有浅浮雕、薄意雕的效果,烧成后的泥绘作品,色泽稳定,历久弥新。如坯体干湿度不一致,粘附力差,泥绘图案易脱落,故传世精品较少,乃紫砂装饰工艺中的上乘技法,一般为进呈宫廷御用之器。巧妙的利用泥不同的质感,如薄皴擦描绘石头纹路,用厚重的紫泥表现老树树干的质感,可谓把这种彩绘堆泥的技法发挥到淋漓尽致。 


Lot 1521

清乾隆 碧玉渔樵耕读图笔筒


成交价:RMB 4,207,500

尺寸:高15.9cm

估价:HKD 3,500,000-4,500,000

佳士得香港2007年秋季拍卖会『瑰玉清雕 - Alan and Simone Hartman 重要玉器珍藏 II』


碧玉质,圆筒形,厚重,圆口,器壁以深雕和阴刻技法通景琢渔樵耕读图。松桐挺拔,楼阁依山而建,水边柳畔停舟,船上小童捕渔,老翁盘腿而坐船头,以手杖与水中的游鱼嬉戏,看来渔获甚丰;岸边两樵夫盘山而下,其一肩挑柴担,另一席地而坐,似与渔家闲聊;山中牧童骑牛放牧,山羊悠闲随后,农夫荷锄出耕与妻孩道别;山中楼阁读者人临窗伏案,以在观看忙于煮茶伺候的童子。此器雕琢层次分明,布局疏密有序,情景交融。


Lot 6194

清乾隆 御制碧玉雕云龙四足笔筒


成交价:RMB 4,140,000

尺寸:高16.5cm

估价:RMB 3,500,000-5,500,000

北京保利2012春季拍卖会『宫廷艺术与重要瓷器工艺品』


此件笔筒当是在此背景下制作的,其以硕大碧玉为材雕琢而成,色呈青绿,质地细腻,造型圆口深腹,下承四足,外壁满雕云龙纹为饰。见有二龙一动一静现于祥云中,动者龙首高昂,龙须舒展,龙身穿于云间,身形矫健,大有翻云覆雨之势。静者为一正面立龙形象腾于空中,龙首额面光素,顶端并置有直挺双角,怒目圆睁,眼上并镌有锯齿状睫毛,腮帮毛发向两侧扬飞,嘴际长须则向前流转,再加上宽鼻张口露齿的抢珠形象,正面龙首无疑予人威不可犯的神武英姿。整器雕工精细,祥云紧密相连,极具立体美感,又以细节引人入胜,方寸间龙目大小对称均匀,龙身鳞片清晰可见,龙爪力道十足,非宫廷造办玉作高手难为。


Lot 3227

清乾隆 约1750年 周颢刻「携琴访友图」竹笔筒 


成交价:RMB 4,037,880

尺寸:高15cm

估价:HKD 2,000,000-3,000,000

佳士得香港2016年秋季拍卖会 『重要中国瓷器及工艺精品』


Lot 1008

清雍正 墨彩通景山水图笔筒


“雍正年製”青花四字楷书款

成交价:RMB 4,025,000

尺寸:高18cm

估价:RMB 3,000,000-4,000,000

广州华艺2016春季拍卖会『陶雅—中国历代陶瓷专场』


此品口底相若,直筒造型。胎体厚重坚硬,洁白致密,釉质光润。外壁用墨彩描绘山水楼阁图,图画构图疏朗,富有层次感,景致错落有致,笔触自然轻灵。犹如一幅清初四王的水墨山水画,细腻传神,格调清新,极为难得。与其它所见笔筒不同的是,此件笔筒不仅在外壁绘画,在笔筒内心亦绘有相同风格的墨彩山水图,甚是绝妙。底心青花书“雍正年製”四字楷书款。

此品以瓷器材质完美展现了水墨国画的精髓,空灵飘逸,意韵无穷,堪称此时的经典之作。流传至今保存完好的墨彩器甚少,特别是笔筒类更为稀少。同类墨彩笔筒带内画工艺的纵观历年拍卖市场上,至今尚未出其二,此或为孤品。


Lot 3362

清中期 紫檀嵌螺钿雕松鼠葡萄纹笔筒


成交价:RMB 4,025,000

尺寸:高18.5cm

估价:RMB 3,000,000-4,000,000

北京翰海2014秋季拍卖会『翰海重要古董书画(夜场)』


笔筒以紫檀为之,圆口直壁,筒底略凸。口沿外壁一周平整,以百宝嵌技法妆镶缠枝花卉纹一周,银丝作蔓,期间点缀螺钿及各色宝石所作花卉及花叶,华丽异常。筒身通景浮雕松鼠葡萄纹,果实颗颗饱满圆熟,悬挂其中,藤枝漫卷,其上亦作瑞兽若干,攀爬于藤叶果实之上,小巧灵活,精灵可爱。葡萄纹作为工艺品装饰题材,最早见于唐代,有海马葡萄纹铜镜,葡萄纹银器等。至明清间更为多见,永乐剔红漆器、成化斗彩瓷器中的葡萄纹饰已脍炙人口。葡萄果实成串成簇,硕果累累,寓意丰收,富贵长寿。松鼠是一种十分可爱的小动物,鼠在十二时辰为子,喻“子”之意,葡萄松鼠纹寓有“多子多福”、“子孙万代”的吉祥祈愿,成为明清制器及绘画中典型的装饰纹样。

此件笔筒口沿的“百宝嵌”镶嵌装饰,系以螺贝、宝石等为材料,并且错银丝为缠枝蔓,镶嵌出缠枝莲花与宝相花等纹饰。“百宝嵌”是漆器工艺的镶嵌装饰技法,但也运用于紫檀、黄花梨等硬木上。其作法是先在漆地或木胎上刻挖出浅凹槽,再把各种金银、宝石或贝壳等珍贵镶嵌物粘嵌上去作为装饰;百宝嵌要求的是色泽缤纷华丽的效果,嵌饰凸起于器表,有立体感,形成凹凸起伏的效果,这是其有别于唐、宋以来的螺钿、平脱工艺之处,此技法华丽异常,珍宝层叠,令人目不暇接,尤以装饰珍稀材质者为贵,传世罕少。

微信公众号

微信搜索“联拍在线”或微信号“51bidl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