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6-22 813次浏览
日本茶道源自中国。日本茶道是在“日常茶饭事”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将日常生活行为与宗教、哲学、伦理和美学熔为一炉,成为一门综合性的文化艺术活动。它不仅仅是物质享受,而且通过茶会,学习茶礼,陶冶性情,培养人的审美观和道德观念。
认识日本茶道,跟我老公有极大的关系,因为老公喜欢喝茶,总是愿意摆弄一些跟茶道有关的东西,他摆弄得多了,慢慢的我也就开始喜欢了,直到现在的一发不可收拾。
中国的古诗句有:庭院深深深几许,这和日本茶道提倡的幽玄之美,有着相同的意境。幽玄之古美,是一种无限深幽之处的无限意境之美。比如,在幽暗茶室中,简单的眼神和无言的会意,有种心领神会的幽深玄美。这种东方的含蓄之美,在茶道文化中达到极致。留白处的空阔意境,是一种自觉自悟的韶美,是一种非日常耀眼明灿的幽深玄阔之美。幽玄,不是阴暗沉郁之气氛,而是沉静中的寂落之美。
沉稳、安静、平和,面对日常中的“我”内省内悟,也是日本茶道文化的元素之一。茶道的开始和完了,时常都是在一种无言的静寂中展落。从茶师到茶客到茶具到挂轴到茶花,均以静为旨,以求得悟淡中感知雅美,静中品味动美。窗外的风声雨声鸟声,室内的水沸滚动声和茶师手中竹刷的轻动做声,众静皆一动过程中的寂美,是红尘俗人在日常中忘知忘觉的美感,而在日本茶道中,寂静之美,却非常重要。
日本茶道文化的多重属性,构成了茶道文化久经不衰的生命力。也正是因为这些属性特点,成就了茶道文化的精神——清敬和寂。因此可以说,不论缺少哪个属性,都不能称为真正的日本茶道文化。禅学的“无”通过日常的“茶”,诞生了独特的日本茶道文化。佛学中的“无”通过茶人和茶客的内在觉悟而体现出具体的“道”。日本茶道文化中的“无”,不是空洞的“无”,更不是仅仅用以观赏的“无”,而是一种创新的“无”。“无”中生“有”,“有”中而“无”。比如古来的日本茶人,在选用陶器时,也会选用外国或普通陶师之作品。这体现了所谓的美好,是在诸多现有中发现,在无中创新。因为茶道的“无”是一种不受拘束的自由,也正是因为这种自由,可以激发美的发现和创新。可以说,汉语的“无中生有”一词,被日本茶道文化诠释了新的意境。
微信搜索“联拍在线”或微信号“51bidl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