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频道

徐鹏远:《掇只竹韵壶》赏析

2018-02-07   1419次浏览

北宋诗人梅尧臣《宛陵集》有句云:“小石冷泉留早味,紫泥新品泛春华”。自那后,紫砂壶以其精湛制作技艺,朴雅大方造型,色泽妍莤致净,独树一帜而驰名中外。“紫砂壶有近百样壶式、千姿百态,但总体分为二大类:光货与花货两种。”

有的艺人一生只从事光货制作,也有的艺人一生只从事花货创作,这主要是受师承的影响和家传的影响。当然也有不少艺人不甘寂寞,不守框架束缚,大胆思索,勇于创新,将光货的阳刚之美与花货的柔美自然进行艺术结合,产生更好的审美效果。《摄只竹韵壶》就是光货与花货的最佳组织。七老艺人中,吴云根,朱可心,顾景舟均创作过此类光货与花货的组织作品,由于每位艺人对审美角度不同,取舍不同,表现手法不同,故产生了不同的个人创作风格。


摄只竹韵壶


鉴赏《摄只竹韵壶》需从五个部分去审视:

1、壶的(或称壶钮)的表现特点:增加了上升力度。体现整体上升感度;竹子的弯曲度比例要恰到好处,与壶身的竹子上下呼应。

2、壶嘴的弯度,整体有上升感,竹骨处呈自然弯势,与壶身呼应,出水口有流水感。

3、壶把的审美要求是:上弯度有张力,下弯度有收势。握把空间要舒适。多一分显臃肿,少一分显压抑。

4、《摄只竹韵壶》讲究线条美,壶口线条与壶底线条须保持比例。才能显上下呼应,落落大方。

5、“掇只”壶满贴竹叶,称为《摄只竹韵壶》了,所以竹叶贴的好环与大小比例是整体作品的关键。竹子的粗细,竹叶宽度细部处处要比例均衡,甚至竹叶的突感要有骨感,才能将竹的韵味神态彰显。



摄只竹韵壶


在上海市收藏协会第七届代表大会年会上,有一款热订的作品就是《摄只竹韵壶》,此壶作者是沪上青年陶艺家徐鹏远制作,380毫升,采用60目清水底槽清泥。


徐鹏远

联拍在线--艺术商城频道签约艺术家


徐鹏远,1987年2月生于北京,大学文化,自幼受家庭影响喜爱工艺美术,尤对陶艺美术特别热爱追求。2009年正式拜周坤生为师。向师傅学习中国传统紫砂艺术(周坤生,1942年出生,系吴云根,朱可心,顾影舟弟子,退休前担任方圆紫砂工艺厂总质检师27年;1990年荣获工业部颁发“工艺美术事业突出贡献勋章”殊荣);2012年秋,徐鹏远参加专职考,荣获工艺美术师(中级)职称。

艺术作品风格:作品追求视觉完美,工艺承续传统经典。徐鹏远系上海市收藏协会青年委员会会员,上海市工艺美术学会会员。


紫砂艺人徐鹏远在工作室创作作品,并接受上海东方电视台《星尚频道》专栏采访


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刻苦潜心钻研,作为吴云根、朱可心、顾景舟再传弟子,其严谨的紫砂工艺制作手法获得收藏界关注。中国收藏家协会荣誉会长阎振堂先生品鉴此壶后,欣然命笔:“巨匠后人陶艺出众;名家弟子风格超群”。


上海收藏协会吴少华会长代表该市收藏界在《九五至尊》紫砂壶面世揭彩开幕式上致贺词


《九五之尊》纪念壶作者徐鹏远与陈佩秋老师的合影


入选国家博物馆作品 《揽滕四方》紫砂壶


 紫砂收藏名家徐祥根(徐鹏远父亲)与日本著名画家伊东正次鉴赏《揽胜四方》紫砂壶合影

微信公众号

微信搜索“联拍在线”或微信号“51bidl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