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频道

六小龄童:抛开西游记,他在收藏领域也是名副其实的“美猴王”

2017-10-30   649次浏览

因为饰演86版西游记中的孙悟空,六小龄童这个名字变得家喻户晓,甚至一提起孙悟空,大家脑海里呈现的总是那个活灵活现的猴王形象。

六小龄童对孙悟空的诠释称得上是不可复刻的经典、深入人心。



其实六小龄童还有另外一个重要身份,那就是收藏家,甚至还有以他的名字命名的收藏馆——六小龄童艺术馆。今天咱们就来聊聊美猴王的收藏故事。



身上流着收藏家的血液


六小龄童的收藏情怀其实是耳濡目染的结果。六小龄童出身猴戏世家,而家族的收藏习惯从他的曾祖父就已经开始了,一直到祖父、父亲都在不停的收藏一些与《西游记》有关的藏品。



直到六小龄童本人成功饰演孙悟空之后,他对收藏更是变得更加狂热起来,只要是与猴子或者西游记有关的物件,他都十分感兴趣。


72变包装的洋酒



潘家园的“熟脸”


只要赶上本人在北京,没有拍戏或者其他活动,六小龄童都会在周四去溜溜报国寺,周六逛逛潘家园,这也成了他的习惯之一。有时候去外地做活动,他也会抽空去当地的古玩市场瞧一瞧,淘一些喜欢的物件回来。



潘家园很多的商户都与六小龄童很熟,也知道他是奔着什么东西来的,所以看到与西游记有关的珍品,总会留下来等着本人来光顾。



六小龄童艺术馆



 六小龄童艺术馆共有3层,馆内藏品全部来自六小龄童的个人捐赠。

一层铜器馆,内有铜器近百件,仅雕塑类就有活灵活现的师徒四人取经像、越南黄花梨制作的“孙悟空三打白骨精”雕塑、工笔画大师刘金友先生制作的铁质猴头等数百座,处处体现着对我国民族文化的推广。



二层书画瓷器馆,藏品约300余件。值得一提的是,所有的匾额、字画,均出自国内顶尖书画大师之手。齐白石、徐悲鸿和韩美林先生画的猴,范曾的题词“深山神猿”,启功的“美猴王世家艺术馆”,赵朴初的“学无止境,业精于勤”,国画大师李可染画的《社戏图》等等。



再加上各种脸谱、形形色色的奖杯、民国时期的《西游记》烟标、与六小龄童相关的纪念邮票、各个朝代各个地方收集来的瓷器、明清时期《西游记》的各种版本,实在令人目不暇接。



美猴王的收藏哲学


六小龄童说,收藏是人生的一种呈现,包括藏家自己的品味和收藏历程、藏品本身所记录的时代、文化内涵。

因为每个人的生命里都会有过这样的时刻,原本十分清楚、简单的事情,往往在经历一番之后,反而变得模糊起来,但收藏会给你一条回家的路。



的确,收藏是无数种能够触及命运和心灵的方式,你可以去欣赏,可以去想象,可以冷静,可以痴狂,可以逍遥自在,可以感慨沧桑,甚至可以选择去遗忘。



西游文化主题收藏对他本人来说,还是一种对话,跟自己、跟历史、跟另一个世界的对话。久了,就会觉得这是一种纯粹的修行,如同西天取经,注定了九九八十一难,就不能再有其他杂念。



在这个过程中,有灾难、有和平、有欢乐、有痛苦,而自己所拥有的每一件藏品,都是一次对信仰和远方虔诚的祭拜。



聊到这里,小编总觉得这位年近花甲的“猴王”真的取得了人生的“真经”,多年前他给我们创造了无所不能神通广大的伟岸形象,如今展现更多的则是一份睿智与洒脱。

最近有很多的网友在六小龄童的微博下留言,他说看到后真的非常感动,自己没想到如今的年轻人也会对传统文化、戏曲文化有这么深的兴趣和感情。



其实我们都需要这种情怀不断的涌入我们的生活,那些感动也是支持我们前进的动力之一 。

来源:  网络

微信公众号

微信搜索“联拍在线”或微信号“51bidl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