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10-24 1096次浏览
朱克城
联拍在线鉴定专家
鉴定范围:紫砂、杂项
人物名片
国家文化市场调查评估中心(文化部)评估专家委员会紫砂杂项鉴定专家,国家工美协会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鉴定专家,中央电视台CCTV《古玩大赶集》栏目紫砂杂项专家,中国陶瓷频道《藏天下》栏目紫砂杂项专家,中国社科院古玩高级研修班客座教授,清华大学古玩高级硏修班客座教授,北京中国书画收藏家协会文物鉴定委员会委员,中国收藏家协会会员学术研究部研究员。
活跃于收藏市场,做接地气的专家
联拍在线:杂项的细分门类很多,自然就增加了研究的难度,您为什么要啃这块硬骨头?
朱克城:我最早研究的是瓷器,后来发现杂项在古玩圈以及流通市场中分类较多,研究的人少,能在古玩市场中捡到漏,研究收藏同时兼顾,就转向杂项。
从细分门类来说,杂项有182类,每个细类里面又有分类,以木为例,依照《红木家具图示》的国家标准,红木分为五属八类33种,五属是以树木学的属来命名的,即紫檀属、黄檀属、柿属、崖豆属及铁刀木属,八类则是以木材的商品名来命名的,即紫檀木类、花梨木类、香枝木类、黑酸枝类、红酸枝木类、乌木类、条纹乌木类和鸡翅木类。只有对各种木材的产地、木质纹理特征了然于心,鉴定的时候才能做出准确判断。
朱克城任东方财经《理财晚餐 · 艺术在线》嘉宾
杂项的这么多小分类,都需要大量上手看实物,然后去博物馆、文物公司、古玩城等比对,这样你才能有真正的鉴赏心得。大量的文物过手量、丰富的专业知识相结合,这样才是真正的专家。
联拍在线:收而不研者陋,藏而不鉴者庸,普通藏家该如何提升鉴赏水平?
朱克城:就藏而不鉴的人而言,有些是被部分“专家”给害了,给了错误的引导;也有些闭门造车,认为自己的知识、鉴赏能力已经够了,而不相信任何专家。
第一、无论对什么类别的古玩感兴趣,都要购买一些相应的专业书籍,研究懂,研究透,才能提升学识眼力。我刚入门时阅读了大量上世纪80年代各大博物馆研究员写的论文,将考古过程、工艺特征、作者的研究鉴赏等全记录下来,这样能让自己得到全面的学习。如学习青铜器的鉴定,《考工记》等书籍是必不可少的,这样才能对冶炼史和几千年的青铜史文化有深入了解,才能掌握每个时期的青铜配比特征。
朱克城参加大型电视访谈栏目《探秘成功者》录制
第二、多去博物馆、文物公司、拍卖会看实物,记器物上的信息;多与一些口碑好的老师交流学习。
第三、多看鉴定名家的鉴定分享课程,里面的内容是授课者几十年积累的经验,具有参考价值。
联拍在线:看您的朋友圈,您不是在全国各地的鉴宝现场,就是在去鉴定的路上,一直都是这样的工作节奏吗?
我一直都保持着和这个市场的亲密接触,因为我不想做一个不真实的专家,只想做一个接地气的专家,通过不同的渠道,如电视台各种收藏栏目、网络鉴定平台、面对面的鉴定等形式为全国的收藏家服务。
朱克城老师带您鉴藏紫砂
联拍在线:紫砂壶鉴赏有哪些基本标准?审美方面有什么特别的着眼点?
朱克城:谈到紫砂壶的鉴赏有很多方法,其中泥、款和工这三个要素必不可少。
玩壶先讲究泥,需上好的原泥,老沙老料陈沙陈料。
款,就是每一位作者记载的名字,形成印章刻在壶身上。章刻的方法很多,如冲刀、切刀,还有各类辅助刀法。现在一些后仿的作品,因不了解款识刻画方法,所以在刻制的时候要么细,要不粗,要不深,要不浅。
成都鉴宝会现场鉴宝
工,无论是嘴拌、盖,还是明接、暗接,都要修得光滑,衔接自然,造型浑然一体。清中晚期名家紫砂壶基本都为暗接,接完以后直接用子泥涂抹,若自然生成。大师制壶,不仅技艺高超,更有一种韵味,壶嘴、把、纽与壶身的搭配比例合适,舒展流畅,挺立古朴。
通过泥、款和工这三点,就能对该紫砂壶是否为大师所作,是否可收藏做出基本判断。
联拍在线:紫砂壶鉴定,有什么技巧?
朱克城:紫砂壶鉴定主要看新老,是建国后的,还是明清两代的。
首先看泥。明清紫砂的泥一般比较粗旷,含沙量高,粘土略少,磁化铁含量也比较高;建国后所用陶土,都非常细腻。
其次看工艺。明清两代紫砂壶的成型工艺是泥片成型法和内嵌法和界入木模内嵌法。一般宜兴紫砂的含沙量和粘土的搭配比例得当,形成了主要泥片成型法和内嵌法及界入工具成型的工艺特征,大家可以记住。
再就是看包浆。紫砂壶通过1200度左右的高温烧造,成型以后透气不透水,沏茶半年很容易上包浆。三四百年以上的包浆,壶身表面是有渐变过渡过程,有深有浅,过渡非常自然,如做旧的壶,整个壶身包浆都非常均匀,历史留下来的壶,在使用过程中,肯定不会这么均匀。
这三点中,陶土泥非常重要,因为无论你怎么仿也仿不了机理学,仿不了泥,仿不了土。再加上你熟读的古代成型工艺,会看真正的老包浆,就很容易分辨出新老壶的差别和年代。
同时,陶土泥的判断也是最难学的,有许多人也因此中途放弃,我前前后后花了七八年时间学习,去解读配比,烧制和工艺等。
联拍在线:紫砂壶收藏渐热,这背后有着什么样的原因呢?
朱克城:第一、中国的茶文化有着非常悠久的历史,壶是这种文化的传承器物。从宋代到明清,帝王贵胄、文人墨客都推崇茶文化,在饮茶的过程中形成了茶具斗茶之风。紫砂壶透气不透水,茶水隔夜不变质,甚至可以存放更长时间,是历史上的重要茶具。
第二,现在人民的生活品质提高了,有时间去享受文化大餐了,这个文化大餐除了书籍、博物馆参观,还有重要器具的收藏和使用。现在大家都在追逐器具的收藏,我相信紫砂器皿的收藏将会成为中国收藏文化的一个名片。
第三、紫砂是天然的老砂老料的文化传承载体,老的紫砂壶数量较少,价格走高。如今,涌现出了一大批优秀的当代工艺大师,他们制作的工艺相当精美,我认为也是可以收藏的。收藏过程中,首先要考虑是不是老砂老料的原泥;二,是不是工艺大师精心制作;三,是不是全手工制作。
联拍在线:对于新老紫砂壶价格倒挂,玩老壶的看不上玩新壶的等现象,您怎么看?
朱克城:我从鉴定的经验来看,玩老壶的,是在追逐明清几百年的文化传承。他们喜欢淳朴的老沙老泥老料老色,喜欢明清和民国这些大师之功,喜欢紫砂壶几百年过度中的这种岁月之感和包浆。明清及民国时期的工艺大师的确有着深厚的文化修养,他们的作品从成型工艺、刻画风格、款识等方面来看的确具备高水准。老壶品相完好的,确实凤毛麟角,价值很高,这是一个玩老壶的人的境界。
玩新壶的人呢,追逐的是现代大师现代工艺。收藏现代大师的作品,能避开去鉴定真伪这一难关。新壶呢,我觉得只要是获省级工艺美术大师作品,制作原料是老砂老料原矿泥,又是大师本人精心手工制作的,都可以收藏。市场上说一般普通工艺的三五千至一万多,有的三四万都可以买到。这样的也是满足了一部份收藏者爱好者,我认为也是对的。
总之呢,不管是老壶还是新壶,玩的都是文化传承,我都是鼓励的,希望紫砂收藏能带给大家带来真正的快乐,健康收藏,生活愉悦!
应邀参加CCTV“古玩大赶集”捎件宝贝回家过年
应邀参加首届京西古玩交流大会
微信搜索“联拍在线”或微信号“51bidl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