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12-04 2969次浏览
釉里红是中国瓷器史上的一个特殊品种,无论是创烧时间还是工艺技术都与青花不相上下。然而青花瓷器自元代至今,历经三个王朝却从没有间断过,而釉里红却因种种原因不断停烧。由于釉里红烧制的难度较大,呈色不稳定,烧成的几率非常低,因此现存的釉里红瓷器数量较少。
清雍正 釉里红海水龙纹瓶
故宫博物院藏
历史上,元代、明初和清康雍乾是釉里红瓷器烧造的三个重要时期,元与明初的釉里红制品有些呈色不稳定;清时烧制的釉里红,尤其是清雍正朝的釉里红,色彩稳定且更加艳丽。然而最珍贵的釉里红瓷器却烧造于明代洪武时期。
明初洪武时期,釉里红瓷器盛极一时。与元代相比,洪武釉里红在工艺技术方面均有所提高,其整体风格处于元代和明代永乐、宣德朝之间,同时也保留了一部分元代釉里红瓷器的特征。
元 釉里红地白花暗刻云龙纹四系扁壶
故宫博物院藏
釉里红瓷器有着皇家血统,从考古出土资料及传世品情况看,洪武瓷以釉里红器数量较多。北京故宫博物院藏有清宫旧藏洪武瓷100余件,其中80%是釉里红瓷器,数量远超当时的青花瓷器。南京明故宫遗址、南京郊区王公贵族墓、北京四中、景德镇明代御器厂遗址等地出土的大量洪武时期的瓷器中也以釉里红瓷器为大宗。可以推断,洪武朝的官方用瓷或者说是宫廷用瓷釉里红品种瓷器占相当大的比例,这种情况与明太祖朱元璋以红为贵的规定有密切关系。
明洪武 釉里红松竹梅图玉壶春瓶
故宫博物院藏
明洪武时期的釉里红瓷器多为大盘、大碗、大罐、玉壶春瓶、梅瓶、执壶等大件器物,纹饰以各种缠枝、折枝和串枝花卉为主,此外还有松竹梅、庭院芭蕉及龙凤等纹饰。
洪武釉里红的胎骨有粗松和致密两类。粗松的一种手感稍轻,瓷化程度差。致密的一种断面细腻、紧密,白中略灰。据理化测试,釉层CaO的含量比青花瓷高,含钾量较低,属钙碱质,高温烧成时粘度变化不会太大,较少流釉。
故宫博物院藏
釉层有两种:一种肥厚莹亮如堆脂,乳白色,有冰裂状或长条状开片;另一种肥润致密,釉表有极细微橘皮纹,白中含青或青灰。普遍见缩釉点或缩釉线,露胎处见窑红。
洪武釉里红呈色多样,大多较灰暗,少数较红艳。釉里红呈色红艳的大多釉色乳白,呈色灰暗的大多釉色趋灰。
馆藏洪武釉里红欣赏
口径6.4,足径13.5,瓶高35.8cm
腹深35.3通高41.6,最大腹径68.4cm
南京博物院藏
系永乐帝女安成公主之陪葬品。瓶浅足沙底,盖成铎形,釉质细腻,釉里红发色欠佳,窑变黑色,瓶身装饰有七组图案组成,颈上蕉叶纹,肩部纹饰三道 (如意云、卷草、缠枝菊花) 正中以岁寒三友图为主题,夹饰芭蕉、山石,花卉。其下绘波涛海水纹,胫部仰莲一周。
明洪武 釉里红缠枝牡丹纹军持
高14cm,口径2.3cm,足径7.13cm
故宫博物院藏
军持小口,口下出沿,短颈,扁圆腹,平底。肩部置一短流,无柄。通体釉里红装饰,腹部绘缠枝牡丹纹,花叶布满器身,釉里红发色略显灰暗。沿上绘蕉叶纹,颈部绘卷草纹,肩部绘莲瓣纹,近底处绘变形莲瓣纹。
明洪武 釉里红缠枝牡丹纹碗
高10cm,口径20.6cm,足径9.13cm
故宫博物院藏
碗撇口,深弧壁,圈足。内外釉里红装饰。内外口沿均绘回纹,内壁绘缠枝菊纹,内底双线圈内绘折枝牡丹纹,外壁绘缠枝牡丹纹,圈足外墙绘回纹。圈足内施白釉。无款识。
此碗的造型和纹饰构图都具有鲜明的时代风格,为洪武釉里红瓷器的代表作品。特别是其釉里红纹饰的发色,在传世或出土的洪武釉里红瓷器中,称得上较为纯正。
明洪武 釉里红缠枝牡丹纹执壶
高32cm,口径7.3cm,足径113cm
故宫博物院藏
壶唇口,细颈,斜肩,硕腹,圈足。壶身作玉壶春瓶式,壶体一侧置弯曲细长的壶流,并以一云板形饰件与壶身相连,另一侧置曲柄,连接于颈腹之间,柄上端置一小系。壶通体绘釉里红纹饰,唇口绘回纹一周,颈部分层绘焦叶纹、回纹、缠枝灵芝纹各一周,腹部满绘缠枝牡丹纹,壶流亦满饰缠枝花卉,壶柄绘有缠枝栀子花等纹饰,近足处为一周变形莲瓣纹,足外墙绘卷草纹。足内满施白釉,无款。
此壶造型优美,纹饰线条流畅,一气呵成。在装饰风格上一改元代纹饰繁密的特点,布局渐趋疏朗,采用分层装饰的手法,绘画粗犷而不失工整,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
明洪武 釉里红缠枝莲纹玉壶春瓶
高32.5cm,口径8.5cm,足径11.5cm
故宫博物院藏
瓶撇口,细颈,垂腹,圈足。内外釉里红装饰。内口沿绘卷草纹,外壁颈部自上而下依次绘蕉叶纹、回纹、卷草纹,肩部绘下垂如意云头纹,腹部绘缠枝莲纹,近足处绘莲瓣纹。圈足外墙绘卷草纹。圈足内施白釉。无款识。
此瓶造型优美,纹饰层次分明,绘画工整细腻,釉里红发色略显灰暗,表明当时釉里红的烧制技术并未达到娴熟。
明洪武 釉里红四季花卉纹石榴尊
高53cm,口径26.5cm,足径23.2cm
故宫博物院藏
罐通体起瓜棱。撇口,短颈,丰肩,肩以下渐敛,圈足。外壁釉里红纹饰共10层,近口沿外绘回纹,其下绘连续如意云头纹。肩部纹饰自上而下依次为变形莲瓣含折枝莲纹、朵云纹,连续如意云头含折枝莲纹。腹部绘四季花卉12组,均配以湖石。腹下绘变形莲瓣纹,其内绘朵菊纹。胫(jìng 音敬)部绘回纹。近足处绘变形莲瓣纹,其内绘折枝莲纹。足边绘卷草纹。外底无釉。无款识。
此罐形体高大,釉里红发色虽略显灰暗,但主题纹饰四季花卉的描绘却细腻生动。纹饰布局繁密,层次清晰,体现了元末明初瓷器粗犷豪放的艺术特色。
釉里红松竹梅纹玉壶春瓶
高33cm,口径8.8cm,足径11.3cm
故宫博物院藏
瓶撇口,细颈,圆腹,平底,圈足。通体釉里红纹饰:里口沿绘卷枝纹一周,颈部绘蕉叶纹,颈、腹之间绘变形海水、卷枝纹各一周,腹部主题纹饰为松竹梅,衬以山石、芭蕉、灵芝纹。近足处绘莲瓣纹一周,圈足上亦绘卷枝纹。
此件玉壶春瓶继承元代釉里红的烧制技术,红呈色较纯正,纹饰清晰,是明初景德镇釉里红之佳作。
釉里红折枝牡丹纹花口盘
高8.6cm,口径45cm,足径22.1cm
故宫博物院藏
盘菱花形口折沿,瓣形的弧壁与花口对应,圈足呈梯形,细砂底,泛火石红色。盘胎体厚重。图案采用釉里红线绘装饰技法,颜色鲜亮。盘心为主题纹饰,内绘折枝牡丹纹,盘心与内壁转折处绘两两对称的花卉图案,装饰繁缛,勾绘娴熟。
这件洪武釉里红大盘纹饰富丽多彩,釉面发色纯正鲜艳,较好地体现了明初釉里红的烧制成就,在品种、数量都不甚多的明初釉里红器中堪称珍品。
明洪武 釉里红拔白缠枝花卉纹碗
高16.7cm,口径42cm,足径22.7cm
故宫博物院藏
碗直口,深弧腹,圈足。内外均以釉里红为地作留白装饰,俗称“釉里红拔白”。内底一周回纹边饰内绘折枝牡丹纹,内壁绘缠枝莲纹。口沿内外绘卷草纹,外壁绘缠枝牡丹纹。近足处绘变形莲瓣含朵花纹。圈足外墙绘回纹。
此器造型硕大敦厚,纹饰画工精细,线条细腻流畅。此种釉里红拔白装饰技法与洪武时常见的白釉为地的釉里红器装饰方法正好相反,颇为少见。
明 洪武 釉里红牡丹纹碗
高10.1cm,口径20.4cm,底径8.8cm
台北故宫藏
撇口,深弧壁,平底。矮圈足。内壁绘缠枝菊花六朵,一盛开,一含苞。外壁画缠枝牡丹花六朵,牡丹有正侧面,口缘内外均绘两个一组的回文一道。牡丹边缘花心均留白,为典型洪武式样。胎骨厚而粗鬆,红花多呈暗红色,釉面有直线开片纹,圈足内亦施釉。
口径57.3, 足径35.4, 高10.4cm
南京博物院藏
厚唇折沿,圈足大而整齐平削,砂底有明显红色胎浆水刷痕,釉里红泛红色,局部黑灰色,盘里部饰纹三重,中心以寿石、三枝牡丹纹构成主题纹样,意为长命富贵。边饰一圈卷草纹。中间一层是由牡丹、山茶、菊花茗茶组成的纹样;盘外壁饰缠枝宝相花、洋莲组成的纹样;花卉均留白边,有的花叶呈1·2·2形;此盘具备洪武瓷的典型风格。
明洪武 釉里红缠枝牡丹纹玉壶春瓶
故宫博物院藏
故宫博物院藏
明洪武 釉里红缠枝莲纹碗
故宫博物院藏
故宫博物院藏
故宫博物院藏
故宫博物院藏
故宫博物院藏
故宫博物院藏
微信搜索“联拍在线”或微信号“51bidl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