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频道

廖文伟:收藏记忆:60年前三大“怪”

2018-12-05   625次浏览

廖文伟

联拍在线鉴定专家

鉴定范围:竹木雕、紫砂、文房印砚、杂项


人物名片  

湖南省收藏协会专家鉴定委员会专家,先后被聘为湖南电视台“艺术玩家”古玩鉴定顾问、“玩家雅集”经理、专家鉴定团常务副团长(团长为湖南省博物馆前馆长熊传薪先生),《收藏快报》特聘社外审稿专家,湖南五千年文化公司艺术总监,义和鉴定会所专家组坐堂专家。

曾为上海美术出版社《中国篆刻》、武汉美术出版社《古玉》、湖南美术出版社《文房用具》、《笔筒》作序,多次应邀去市外、省外作收藏鉴赏讲座。1942年生于湖南醴陵,从事新闻出版工作多年,1984年加入湖南省作家协会,退休前为《发明与革新》杂志副主编。上世纪90年代初期踏上收藏之旅,已在省内外20多家报刊发表古玩鉴赏文稿数百篇。仅在《收藏》、《中国收藏》、《收藏界》、《文物天地》、《东方收藏》等收藏大刊发表的5000字以上古玩鉴赏文章,已有70余篇。

编著有《东方奇人》、《湖南旅游十万个为什么》以及《打捞岁月·廖文伟古玩丛谈之一》、《打捞岁月·廖文伟古玩丛谈之二》、《古玩》、《收藏之旅》、湖南《民间藏珍》、《古董拍卖集成·精品点评》十集。


60多年前,准确地说是1958年,是我记忋中的一个疯狂的年代。那年初秋,我的家乡醴陵县,诞生过一个盘古开天以来见所未见的怪胎,是一支队伍。这支队伍,它肩负的唯一的神圣使命,是下到乡村,挨家挨户去砸铁锅,顺口就叫作砸锅队了。     

缘由是人民公社”大办公共食堂”,分隔着一里二里,甚至七里八里的农户村姑们,有几个乐意,听到撞钟声便赶往农民公共大食堂去吃大锅饭的?于是上级的上级便下指示成立砸锅队,去帮农户村姑们破釡沉舟。记得上级的指示说,农民的小农意识会作怪,说服不了也要砸,又于是,砸锅队彬彬有礼寻锅子、挥棍子,见锅便砸。那时候,人们不像现时总有几分反抗的精神,况且那阵子高压锅、电饭煲还不见半点影子,又有个口粮不分到农户家庭的杀手锏,看哪个能不去公共大食堂吃饭?真是惭愧,我被选进其中一支砸锅队,又因为年纪虽小力气不小,竟光荣地被推举为队长,全队12学生伢,八九十来天吧,辉煌的战果是砸锅153个,为人民公社“大办公共食堂”作出了一点点贡献。



那个什么怪事都有的年月还出现过一件怪事,叫作全民,也就是男男女女,老老少少,倾巢而出,是人都要去“大炼钢铁”。     

先是大张旗鼓建造炼钢炉,街道、学校,当然少不得工厂,热火朝天建炉,夜以继日炼钢,说是钢铁产量要“超英赶美”,要男女老少齐上阵,懂不懂炼钢没关系,只要爱国就行。那时日,家中凡是带些铁的东西都要捐献去炼钢,自觉得不能再自觉,钢铁游戏做得有声有色。至于炼出来的是不是钢,却只见秤斤论两,谁也没有见谁检验过,唯见催着要数字的统计者,拿着记录本奔来跑去的急如星火,有数字就行。

记得那时日父亲在学校里大炼钢铁,母亲在街道上大炼钢铁,我和二弚也在学校里大炼钢铁,一点不差的男女老少齐上阵。路上运煤车川流不息,煤不够就砍树,首当其冲的是古树大树,几个人牵着手都合围不了的,尤其是炼钢的好燃料,没多少幸免于难的。后来听说,男女老少不分白天黑夜炼将出来的那些钢铁,不单够不上钢的格,连好铁的格都够不上。只是,锅子砸了,大树砍了,千家万户寻得到的沾钢带铁的家什毁了,十足的得不偿失。此后好几年,我己经从小醴陵走进了省会大长沙,都没有弄得明白,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我记忆犹在昨日的,还有一件怪而又怪的荒诞事,便是“大办粮食”,关乎民以食为天的大事。这件事,我十分的好奇,数十年如一日地,小心地收藏着一件真凭实据,足可以多说几句的。      

那年月,父亲在醴陵一中任数学教研组组长。一中建造在一座缓坡小山上,百十来米高吧,山脚是食堂,然后是低年级教室、高年级教室、教职员工住宅和办公室,山顶上是图书馆,次第登高。我们家就在图书馆一旁,吃过晚餐,坐在图书馆前的石阶上了望山下渌水那边的万顷田畴。

盛夏骄阳似火,南风掀起金黄色的稻浪,像是一块铺天盖地的巨大地毯在随风舞动。眼看着夏收的日子到了。忽然有一天,渌水那边的田畴上出现了一支队伍,领头的举着大红横幅,两三百人浩浩荡荡沿河岸直达浮桥,过了桥便鞭炮齐鸣,鼓乐喧天,径直往县政府而去。那天恰恰是星期日,我同伙伴们不知发生了什么大事,为探究里,一齐跑下“山”来。原来是人民公社的社员在游行,大红横幅上,白纸红字,写的一行字是“向党中央、向毛主席报喜——亩产一万二千斤”。      

亩产一万二千斤是个什么概念,当年还真不知道。谁料到此后天天有鼓乐喧天,天天有鞭炮齐鸣,天天有大红橫幅招摇过市。橫幅上的”亩产”一天比一天高,一万八,二万,二万六,三万,突然一变而为四万,五万,又突然凌云直上,出现了八万斤,接着便是亩产十万斤的大红橫幅……报喜的队伍,人越来越多,又是扭秧歌,又是喊口号,又是敲铜锣,鞭炮喧天,惊天动地。      

看热闹的里三层外三层,许多人不相信横幅上的数字,交头接耳,议论纷纷,声音却小得别人很难听清楚。那年月可不是今天这样子言论自由啊,说政府这不好、那不对是犯法的,闹不好就会落下个现行反革命的罪名,下场好一点的在大牢里呆上个十年八年,运气差一点的,闹不好是要吃上一两粒枪子的。

我分明听到他们悄悄地说,将田里的泥土一起挖了上秤,也没有十万斤!这么几句话,就在那一刻一瞵,牢牢地在我的脑海里定了格。      几个月后,我无意间见到一本画报,顺手翻翻,一幅摄影作品很抢眼,正是“连泥巴一起称”的水稻亩产,便撕将下来,小心翼翼地夾进书本中,此后随同我走南闯北,直到今天,“连泥巴一起称”的特大的喜讯,都是我挥之而不去的大大的疑惑……


送鉴指引

通过联拍在线官网

(www.51bidlive.com)

联拍在线微信端、APP端

均可轻松送鉴

送鉴热线

400-608-1178

微信公众号

微信搜索“联拍在线”或微信号“51bidl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