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频道

张大千的画猿人生

2021-12-03   1433次浏览

被徐悲鸿誉为“五百年来第一人”的张大千(1899~1983年),其出生即有“黑猿转世”之说。他一辈子以猿为友,终生爱猿、养猿、画猿,与猿结下了深厚的“不解之猿(缘)”。他摸透了猿的生态习性,经常创作以猿为主题的画作,为后人留下了许多的画猿传世杰作。因大千极善临仿宋代“画猿圣手”易元吉的作品,故又被人们誉为“今之易元吉”。



“黑猿转世”的典故


谢家孝在其《张大千传》一书中,特请大千详细叙述了他“黑猿转世”的传言经过:大千出生的前一天晚上,其母曾友贞梦见一白髯长袍长者用铜锣托着一只黑猿交给她,并叮嘱“要小心照顾黑猿,它怕荤腥,怕拘束”。次日黄昏,母亲生下大千。家人亲友皆言其为“黑猿转世”。成年后的大千总是说:“梦兆之说,姑妄听之。稀奇的是我在断奶以后,确实是不能沾一星点儿荤腥,从小就一直吃素,不是家里人不给我吃荤腥,而是我一沾荤腥就会翻胃呕吐。更奇怪的是小时候看到月亮随即便放声大哭,久久不息。这样的事屡试不爽,家人惊异之余,益信梦兆黑猿之说。”大千一生的“猿(缘)分”,由此而来。

大千在其艺术随笔中的《画说》中曾经说:“我爱画马﹑画猿﹑画犬,因之也爱养马﹑养猿﹑养犬。猿是世界上最有灵性,最有感情,但最怕伤感的动物。”他一辈子喜爱珍禽异兽,畜猿亦是他晚年的喜好之一。他养猿“都是不加链子的了,任其自由自在。晚间他们就栖息在我画室的屋檐下,大清早我一起床它们就等在外边,我一出去散步,跑过来牵我的手,懒家伙,走不了几步,就跳到我怀里来要我抱着走,有些时候还调皮地扯扯我的胡子”。疼爱之情溢于言表。大千曾经豢养了一只十分有趣的小猿,平常总是乖乖地坐在桌子一角,但见人过来就像小孩一样伸臂要抱,非常可爱。


张大千与他在台北“摩耶精舍”家中豢养的小猿逗乐


点滴之中,大千爱猿之癖可见一斑。所以即便是制作仅有的农历猴年生肖贺卡,大千也要选小猿为题材。平常作画,猿更是他画中的主角。而大千“今之易元吉”的荣誉称号,不仅是形容他在画猿领域的投入和成就,更是大千“黑猿转世”的不了情结。


张大千《猿》 23×26厘米 镜心 水墨纸本 2007年香港苏富比拍品


张大千《槲树双猿图》 183×94厘米 立轴 设色纸本 1938年作 1998年中国嘉德拍品



恩师赐“蝯”的由来 


1919年,大千从日本完成学业后返回上海。经名流谭延闿、李征五、朱古微等人举荐,拜师中国现代美术教育先驱、“北宗”李瑞清(1867~1920年)。不久李先生病故,时年21岁的大千久仰海派书画领军人物、“南宗”曾熙(1861~1930年)的德高望重与艺术造诣,旋即转投曾熙门下。曾熙深爱大千的才华横溢与谦和豪放,断言其是前途无量的艺术奇才,入门不久即破例书赠其“从所好求乐,每无因得缘”的章草五言联,欣慰后继有人。

一次曾熙在家中亲自下厨,烹饪拿手好菜红烧鲭鱼宴客。席间恩师见大千精气爽朗,骨格清奇,又闻听其母生他时曾“梦猿入怀”,便灵机一动,思索片刻后即为他赐名猿的古字“蝯”。此名号大千使用良久,直至20世纪30年代以后才改为“爰”。后续画作的款识、钤印虽改为“大千”,号“大千居士”,但仍在其所有的书画诗文上皆署上“爰”字的印记,以示不忘曾熙传教和赐名的师恩。


张大千《红叶猿戏图》 32×100厘米 扇面 纸本 1945年作 2008年中国嘉德拍品



快乐画猿的杰作 


1949年3月,大千举家迁居澳门。此后他曾托人花重金从东南亚买来两只长臂白猿养在园中。为了提高画猿的水平,更好地熟悉小猿的生活习性,即便是后来移居台湾,1952年迁居阿根廷首都近郊的曼多洒,1954年移居巴西圣保罗市,他都不忘在百忙中与小猿朝夕相处。从仔细观察小猿的行止相貌、一举一动中,极其快乐地画猿写生,从而创作出《神猿图》《松猿图》《老树腾猿》等精品佳作,被西方艺术界评为“当代伟大画家”。而其所绘《猕猿》,较前期为猴年贺卡造稿所作的《猿》相比,画猿的精工更是上了一个台阶。


张大千《老树腾猿》 240.7×122厘米 立轴 纸本水墨设色 1959年作 2008年香港苏富比拍品


大千一生中最多时曾饲养十余只猿。20世纪60年代他定居台北后,曾经养有三只温驯的小猿;他“摩耶精舍”家的画案边,也总会有一只小猿陪他作画,大千以饱满的热情创作了《柏猿图》《老树灵猿》等传世经典之作。就算是应邀赴美、英、法、泰、巴西、新加坡、希腊等国家举办他的个人巡回画展,大千也经常喜欢怀抱着小猿,可谓“猿(原)形毕露”。


张大千《柏猿图》 113×61.5厘米 镜片 设色纸本 1968年作 2013年上海崇源拍品


张大千《老树灵猿》 134.5×69厘米 立轴 设色纸本 1968年作 2013年香港佳士得拍品


猿给大千绘画带来了无比丰富的创作源泉。早在20世纪30年代初,大千即作《槲树双猿图》而扬名天下。除单独创作外,他1934年还曾与“南张北溥”的溥儒合作《幽岭猿戏图》,1935年与其兄张善孖合作《白猿图》,1944年与王续曾合作《猿戏图》。尤其是他1946年元宵节与溥儒合作的《苍猿图》更显难得,至今仍被艺坛传为佳话。


张大千与兄长张善孖1935年合作《白猿图》 110×43厘米 立轴 设色纸本 2006年香港佳士得拍品


张大千与溥儒1946年合作《苍猿图》 85×30厘米 镜心 纸本 2014年北京匡时拍品


启功先生早年在《溥心畲先生南渡前的艺术生涯》中记录了两位大师合作的过程:那次大千来心畲家中做客,两位大师见面并无多少谈话,心畲打开一个箱子,里边都是自己的作品,请张先生选取。记得大千拿了一张没有布景的骆驼,心畲当时题写上款。一张大书案,二位各坐一边,旁边放着许多张单幅的册页纸。只见二位各取一张,随手画去。真有趣,二位同样好似不假思索地运笔如飞。一张纸上或画一树一石、或画一花一鸟,互相把这种半成品掷向对方,对方有时立即补全,有时又再画一部分又掷回给对方。大约3个多小时,就画了几十张。


张大千《猿护苍松》 90×37厘米 立轴 设色纸本 1975年作 2008年北京保利拍品


张大千《灵猴》 135×69.5厘米 镜心 水墨纸本 1978年作 2008年香港佳士得拍品


张大千《松猿》 90×37厘米 立轴 设色纸本 1976年作 2008年北京保利拍品


大千终生画猿,直至他艺术生涯的后期。尽管1972年他右眼失明,左眼曾患白内障,并且还有心脏病,仍然孜孜不倦地创作了不少猿画。如其1975年所作《猿护苍松》,1978年所绘《灵猴》等,可谓老当益壮,佳作纷呈。特别是1976年所作《松猿》,还被故宫博物院珍藏。即便在他生命中的最后时刻,81岁高龄的他还创作了《攀猿图》。由此可见大千60余年画猿从未间断。

在古人心目中,猿和猴皆可称为“猿”,而“猴”谐音“侯”,有“马上封侯”“代代封侯”之吉祥寓意。故传统的中国绘画领域里,猿猴画的地位虽不如人物、山水、花鸟等题材,但亦独树一帜,如宋代的易元吉、元代的颜辉、明代的朱瞻基和清代的沈铨,以及近现代的齐白石、溥儒、高奇峰、赵少昂、刘继卣等,都是画猿的高手。而“今之易元吉”张大千,其神奇画笔下的猿猴可谓超凡脱俗,传神逼真,强调神韵而又能于奔放粗狂之中见精细。他画的猿栩栩如生,惟妙惟肖,赋予了猿猴旺盛的生命力和无限的艺术感染力。

来源:  收藏杂志

微信公众号

微信搜索“联拍在线”或微信号“51bidl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