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10-19 2292次浏览
我国最早的陶器制作可上溯至距今10000年左右的新时期时代,距今约7000-8000年前的河南新郑裴李岗文化陶器,是黄河流域早期文化的典型代表之一。而江西万年仙人洞、浙江余姚河姆渡和广西桂林甑皮岩早期手制陶器的发现,则证明了长江流域和华南一些地区都是中华远古文化较为发达的地区。
万年仙人洞遗址、桂林甑皮岩遗址出土陶片
公元前6800年左右—公元前5000左右
裴李岗文化红陶双耳壶
公元前6000年—前5200年
河南省长葛县出土
裴李岗文化红陶深腹罐
公元前6000-前5200年
河姆渡文化夹炭黑陶敛釜
公元前4800年左右
浙江余姚县河姆渡出土
河姆渡文化夹炭黑陶双耳罐
公元前4800年左右
浙江余姚县河姆渡出土
仰韶文化陶器是黄河中游地区原始文化的主要代表。半坡、庙底沟、西王村等类型陶器的不同风格,反映仰韶文化不同时期的文化特征和制陶艺术。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陶器品种丰富,稍早技术进步,尤其是黑陶的制作水平高超,精美无比。
仰韶文化彩陶垂幛纹缽
庙底沟类型 公元前3600年-前3000年
河南陕县庙底沟出土
仰韶文化红陶尖底瓶
西王村类型 公元前3000年-前2700年
陕西省西安市半坡出土
仰韶文化彩陶弦纹壶
半坡类型 公元前4800年-前3600年
龙山文化红陶鬶
公元前2400年-前2000年
山东省潍坊姚官庄出土
龙山文化红陶鬶
龙山文化红陶鬶局部
龙山文化黑陶盉
龙山文化 公元前2400年-前2000年
龙山文化黑陶盉
龙山文化黑陶盉
大汶口文化彩陶缽形鼎
大汶口文化早期 公元前4300-前3500年
山东省滕县岗上村出土
大汶口文化彩陶缽形鼎局部
甘肃青海地区的马家窑文化彩陶具有鲜明的地区性特征,其彩绘装饰线条流畅,富于动感。马家窑文化彩陶可区分为石玲下、马家窑、半山、马场等类型,在制作和纹饰上表现出不同的时代风格。
马家窑文化彩陶鸟形壶
石玲下类型 公元前3800年左右
马家窑文化彩陶鸟形壶局部
马家窑文化彩陶弦纹壶
马家窑类型 公元前3100年-前2700年
马家窑文化彩陶几何网格纹壶
半山类型 公元前2600年-前2300年
马家窑文化彩陶几何网格纹壶局部
马家窑文化彩陶几何网格纹壶局部
马家窑文化彩陶曲折纹罐
马厂类型 公元前2200年-前2000年
马家窑文化彩陶圆圈纹壶
马厂类型 公元前2200年-前2000年
马家窑文化彩陶圆圈纹壶局部
以上海青浦崧泽村命名的崧泽文化,是江南地区的一种新石器时代文化。所制陶器有夹沙红陶和泥质灰黑陶等,形制多样,器表装饰技法有堆纹、压印、彩绘和镂空等,以刻划组合编织纹最具代表性。
崧泽文化黑陶刻纹豆
公元前3800年-前3200年
上海青浦县菘泽出土
崧泽文化黑陶四系划花纹罐
公元前3800年-前3200年
崧泽文化黑陶刻纹豆
公元前3800年-前3200年
上海青浦县崧泽出土
崧泽文化黑陶刻纹豆局部
崧泽文化灰陶竹节形瓶
公元前3800年-前3200年
上海青浦县崧泽出土
崧泽文化灰陶镂空罐
公元前3800年-前3200年
上海青浦县寺前村出土
分布于浙江、上海、江苏等地区的良渚文化,以其1936年首次发现于浙江余杭良渚而命名。所制陶器以灰胎泥制黑衣陶最为典型,表面光滑细腻,造型规整别致,少数器物刻有精细流畅的花纹。
良渚文化黑陶竹节形阔把壶
公元前3100年-前2200年
上海金山县亭林出土
良渚文化黑陶高柄盖罐
公元前3100年-前2200年
上海青浦县福泉山出土
良渚文化黑陶高柄盖罐出土
良渚文化黑陶细刻纹双鼻壶
公元前3100年-前2200年
上海青浦县福泉山出土
良渚文化红陶盉
公元前3100年-前2200年
良渚文化黑陶鸟形盖盉
公元前3100年-前2200年
上海青浦县福泉山出土
印纹陶以器身拍印几何形图案为主要特征。兴盛于商周前期,秦汉以后衰退。现今所见最早的白陶发现于距今7000年多年前的长江流域。商代为白陶制作全盛时期,河南安阳殷墟出土的白陶器,形制多仿青铜器,制作十分精美。
左:白陶刻纹残片
商 公元前16世纪-前11世纪
叶叔重先生捐赠
右:白陶刻纹残盖
公元前16世纪-前11世纪
叶叔重先生捐赠
白陶刻纹尊
商 公元前16世纪-前11世纪
叶叔重先生捐赠
白陶刻纹尊局部
商周原始瓷的出现及汉魏(吴)、两晋、南北朝的陶瓷原始青瓷至晚出现于商代,盛烧于西周、春秋、战国、西汉以后衰落。宋汉时期,成熟的青瓷烧造成功,至三国(吴),西晋有一度的发展。东晋、南朝、隋代烧造产区有所扩大,但产品质量有下降趋势。至晚从北朝开始,北方青瓷业走向成熟,并烧造出不少优质产品。
商代至西汉的许多青釉器具有以下几方面的特征
一、以瓷土为原料
二、含铁量在3%以下
三、烧成温度达到1200℃
四、器表施石灰釉
商周原始青瓷的烧造,以江南地区为盛,春秋、战国的烧造规模再次扩大,制作质量也明显提高。
印纹陶单柄壶
商 公元前16-前11世纪
上海马桥出土
印纹陶单柄壶
印纹硬陶方格纹曲柄罐
战国 公元前475年-前221年
上海金山县戚家墩出土
彩绘陶俑
东汉 公元25年-220年
铅陶釉是一种以氧化铅为主要熔剂的低温釉陶制品,通常以铅粉和石英3:1之比例配制。若以铜为呈色剂,烧成陶器成绿色:以铁为呈色剂,烧成陶器成黄褐色。由于长期水浸土蚀,部分汉代绿釉陶制品器表成银色,这是由于釉表面形成具有层状沉积物而导致泛色现象。
绿釉陶熊灯
东汉 公元25年-220年
绿釉陶狗
东汉 公元25年-220年
绿釉陶狗局部
褐绿釉陶刻花莲瓣纹奁
东汉 公元25年-220年
成熟青瓷约在公元1世纪的东汉时期烧造成功。经科学测定,浙江上虞窑场的东汉青釉、黑釉制品已具备成熟瓷器的诸要素。三国、两晋时期,越州、婺州、瓯窑等窑场所烧的瓷器胎质和釉面光泽度均有较大提高,所烧产品富于装饰性,尤其是堆雕、贴印、镂雕,加彩等技法得到了广泛的运用。
上海博物馆陶瓷馆展厅
青釉贴花佛像奁
西晋 公元265年-317年
青釉狮形辟邪
西晋 公元265年-317年
青釉鸡首壶
东晋 公元317年-420年
青釉褐斑鸡首壶
东晋 公元317年-420年
沈子槎先生捐赠
青釉褐彩蛙形罐
东晋 公元317年-420年
德清窑黑釉盘口壶
东晋 公元317年-420年
青釉堆塑楼阙人物罐
西晋 公元265年-317年
青釉堆塑楼阙人物罐局部
青釉堆塑人物罐
三国(吴) 公元222年-280年
青釉堆塑人物罐局部
婺州窑青釉堆塑人物罐
三国(吴) 公元222年-280年
浙江省武义县出土
婺州窑青釉堆塑人物罐局部
婺州窑青釉堆塑人物罐局部
婺州窑青釉堆塑人物罐局部
褐釉堆塑动物五联罐
东汉 公元25年-220年
青釉堆塑楼阁飞鸟人物罐
西晋 公元265-317年
青釉堆塑楼阁飞鸟人物罐局部
青釉刻花缠枝纹水注
南朝 公元420年-589年
青釉刻花莲瓣纹唾壶
南朝 公元420年-589年
青釉刻花莲瓣纹尊
南朝 公元420年-589年
湘阴窑青釉四系壶
隋 公元581年-618年
青釉刻花莲瓣纹四系罐
北齐 公元550年-577年
青釉四系壶
隋 公元581年-618年
白釉陶捧罐女俑
隋 公元581年-618年
白釉陶女舞俑
隋 公元581年-618年
仇大健先生捐赠
白釉陶吹箫女俑
隋 公元581年-618年
仇大健先生捐赠
白釉陶弹琵琶女俑
隋 公元581年-618年
仇大健先生捐赠
白釉陶奏乐女俑
隋 公元581年-618年
仇大健先生捐赠
白釉陶女立俑
隋 公元581年-618年
彩色陶釉女俑
唐 公元618年-907年
彩色陶釉女俑
唐 公元618年-907年
彩色釉陶托鹦鹉女俑
唐 公元618年-907年
彩色釉陶女坐俑
唐 公元618年-907年
彩色釉陶女坐俑局部
彩色釉陶骑马男俑
唐代 公元618年-907年
彩色釉陶骑马男俑局部
彩色釉陶鍑
唐代 公元618年-907年
彩色釉陶印花飞鸟云纹三足盘
唐代 公元618年-907年
彩色釉陶贴花龙首执壶
唐代 公元618年-907年
彩色釉陶贴花龙首执壶
彩色釉陶贴花龙首执壶局部
彩色釉陶贴花龙首执壶局部
彩色釉陶贴花龙首执壶局部
彩色釉陶凤首壶
唐代 公元618年-907年
彩色釉陶凤首壶局部
彩色釉陶云雁纹三组盘
唐代 公元618年-907年
彩色釉陶盖盒
唐代 公元618年-907年
彩色釉陶罐
唐代 公元618年-907年
蓝釉陶罐
唐代 公元618年-907年
仇大健先生捐赠
绞胎是唐代一种新颖陶器制作工艺。制作方法系用白、褐两色(或多色)陶土相间糅合、按需要切成片后贴于器物表面,有的产品整器胎体相绞而成,然后施釉烧造而成。纹饰多样化,最常见的是木理纹,颇有特色。
绞胎陶枕
唐代 公元618年-907年
绞胎陶枕
绞胎三足铛
唐代 公元618年-907年
绞胎陶碗
唐代 公元618年-907年
绞胎陶杜家花枕
五代-北宋 公元907年-1127年
陈器成先生捐赠
绞胎陶杜家花枕
浙江慈溪、鄞县、绍兴等地是唐代越窑瓷器的主要产地,以慈溪上林湖“贡窑”为中心。不仅大量烧制青中闪黄的艾色越瓷,还成功地精制出青中闪绿的“艾色”瓷器。五代至北宋初期,越窑的烧造规模趋于鼎盛状态,但随着龙泉等地青瓷窑场的兴起而逐渐衰退。
越窑青釉执壶
唐代 公元618年-907年
越窑青釉四足水盂
唐代 公元618年-907年
越窑青釉四系壶
唐代 公元618年-907年
越窑青釉唾壶
唐代 公元618年-907年
越窑青釉碗
唐代 公元618年-907年
越窑青釉刻花莲瓣纹盖罐
五代 公元907年-960年
上海青浦福泉山出土
越窑青釉刻花钵
五代 公元907年-960年
越窑青釉刻花粮罂瓶
北宋 公元960年-1127年
越窑青釉刻花粮罂瓶局部
越窑青釉“太平戊寅”款划花双鹤纹盒
北宋太平兴国三年 公元978年
青釉六系盖罐
五代 公元907年-960年
岳州窑青釉划花瓶
五代 公元907年-960年
岳州窑青釉执壶
五代 公元907年-960年
西村窑青釉凤首壶
宋 公元960年-1279年
徐展堂先生捐赠
西村窑青釉凤首壶
西村窑青釉凤首壶局部
我国早期白瓷的制作约始于3世纪,湖南长沙等地东汉墓出土的白瓷始终反映着这一事实。北朝、隋、唐、五代,北方地区白瓷的制作质量循序渐进,产区也陆续扩大。最突出的是邢窑,以河北内邱及临城为中心产地。所烧白釉器被唐人誉为“类银”、“类雪”的名品。
白釉印花双系扁壶
隋 公元581年-618年
白釉灯台
唐 公元618年-907年
白釉唾壶
唐 公元618年-907年
长沙窑窑址在今湖南长沙市郊铜官镇瓦渣坪一带,故又称铜官窑。产品以造型多变和装饰技法丰富著称于世。所制釉下彩产品,以铁铜装饰于器体,烧制成大量褐、绿斑点图案和状物图像的产品。还成功的烧出了红色,为以后釉里红瓷的烧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唐代北方瓷窑烧造的花釉瓷,以黑、黄或黄褐釉为地,饰绘或挥洒天蓝或月白釉斑点,烧成产品装饰风格自然,色彩对比强烈。以河南鲁山、郏县两地产品最负盛名,禹县、内乡及山西交城、陕西铜川等地也有烧造。
钧窑是宋、金时代著名瓷窑。窑场遍布河南地区。尤以禹县钧台、八卦洞为中心产区的官钧瓷烧造代表了钧窑的最高水平,传世有许多北宋宫廷专用品,制作精美,有的底部还刻有一至十的数码。钧窑瓷釉以铜、铁为呈色剂,所烧产品均为乳浊釉,有天蓝、月白、玫瑰紫、海棠红等色泽。
钧窑天蓝釉方瓶
元 公元1271年-1368年
钧窑天蓝釉方瓶局部
钧窑天蓝釉方瓶局部
钧窑天蓝釉方瓶局部
钧窑天蓝釉八角龙把杯
金 公元1115年-1234年
钧窑天蓝釉红斑碗
金 公元1115年-1234年
钧窑月白釉荷叶盖罐
金-元初 公元1115年-1300年
钧窑月白釉梅瓶
金 公元1115年-1234年
钧窑月白釉梅瓶局部
钧窑月白釉梅瓶局部
钧窑月白釉梅瓶局部
钧窑玫瑰红釉鼓式洗
北宋 公元960年-1127年
钧窑玫瑰红釉鼓式洗
钧窑玫瑰红釉鼓式洗
钧窑玫瑰红釉鼓式洗
钧窑玫瑰红釉鼓式洗
钧窑月白釉海棠式盆托
北宋 公元960年-1127年
钧窑月白釉海棠式盆托
钧窑月白釉海棠式盆托
以河北曲阳涧磁村、燕山村为中心窑区的定窑,在唐代即开始烧造白瓷,五代北宋及金代为其成熟发展时期,至元代趋向衰落。五代产品精细轻薄,部分已开始进入宫廷。北宋至金流行的刻花、印花装饰,代表了这一时期瓷器刻花,印花工艺的新水平。由于采用覆烧工艺,进贡皇家的上等产品多包镶金、银、铜口。
定窑白釉“官”字划花莲瓣纹盖罐
五代 公元907年-960年
黄兆熙先生捐赠
定窑酱色釉盏托
北宋 公元960年-1127年
定窑白釉执壶
北宋 公元960年-1127年
定窑白釉执壶局部
龙泉窑在今浙江省龙泉县,始烧于唐。北宋时期产品依然深受越窑影响,釉多呈青黄色,以刻、划花为装饰。南宋时期创烧的粉青梅子青品种代表了古代青瓷烧制的最高水平,许多产品采用多次施釉方法,釉色葱翠,鲜丽夺目。元代龙泉窑产品制作趋于粗放厚实,但贴花、铜红和铁红加彩的出现,为这一时期装饰工艺增添了新的色彩。
龙泉窑青釉刻花莲瓣纹碗
北宋 公元960年-1127年
龙泉窑青釉刻花莲瓣纹五管盖罐
宋 公元960年-1279年
龙泉窑青釉刻花莲瓣纹五管盖罐局部
龙泉窑青釉琮式瓶
南宋 公元1127年-1279年
龙泉窑青釉褐斑瓶
元 公元1271年-1368年
龙泉窑青釉露胎贴花云凤纹盘
元 公元1271年-1368年
龙泉窑八卦方瓶
元 公元1271年-1368年
龙泉窑青釉红斑洗
元 公元1271年-1368年
顾丽江先生捐赠
龙泉窑青釉葫芦瓶
元 公元1271年-1368年
龙泉窑青釉堆塑龙缽
元 公元1271年-1368年
龙泉窑青釉贴花双鱼纹洗
元 公元1271年-1368年
白釉莲花口弦纹六管瓶
北宋 公元960年-1127年
白釉莲花口弦纹六管瓶局部
白釉莲花口弦纹六管瓶局部
郊坛下官窑双耳炉
南宋 公元1127年-1279年
1952年上海市青浦县重固镇任氏墓出土
郊坛下官窑鬲式炉
南宋 公元1127年-1279年
浙江省杭州市乌龟山郊坛下官窑遗址出土
郊坛下官窑瓶
南宋 公元1127年-1279年
1952年上海市青浦县重固镇任氏墓出土
哥窑贯耳瓶
南宋 公元1127年-1279年
哥窑葵口盘
元 公元1271年-1368年
哥窑葵口盘局部
哥窑葵口盘
哥窑葵口盘
耀州窑青釉刻花花口尊
宋 公元960年-1279年
耀州窑青釉刻花莲荷纹盒
北宋-金 公元960年-1234年
陈器成先生捐赠
耀州窑青釉力士托荷叶高足盘
北宋 公元960年-1127年
耀州窑月白釉盖罐
金 公元1115年-1234年
耀州窑姜黄釉刻花莲花纹碗
元 公元1271年-1368年
耀州窑青釉刻花牡丹纹梅瓶
宋 公元960年-1279年
耀州窑青釉刻花牡丹纹梅瓶局部
耀州窑青釉刻花牡丹纹梅瓶局部
耀州窑青釉刻花牡丹纹梅瓶局部
地处江西吉安永和镇的吉州窑,为宋代南方重要瓷窑。所烧产品有青白瓷、黑釉瓷、彩绘瓷等,尤以后二者最为著名。黑釉瓷采用贴花、刻花、彩绘、洒釉等方法,创作出许多别致而又自然的纹饰,特别是木叶纹和剪纸贴花工艺,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彩绘瓷基本仿效磁州窑,但器身不施化妆土,外观效果与之不尽相同。
吉州窑剪纸贴花三凤纹碗
宋 公元960年-1279年
吉州窑白地褐花叶纹三足炉
南宋-元 公元1127年-1368年
吉州窑黑釉白彩碗
南宋 公元1127年-1279年
吉州窑白地褐花叶纹盖罐
南宋-元 公元1127年-1368年
吉州窑黑釉木叶纹盏
宋 公元960年-1279年
吉州窑白釉刻花梅枝纹盖罐
南宋-元 公元1127年-1368年
宋、金、元时期,南北方黑釉瓷烧造进入了新的发展时期。福建建窑烧造的兔毫盏,器表黑釉中有放射状毫光,宜于“斗茶”。河南、河北、山西等地窑场的“油滴”瓷同样得到了人们的青睐。兔毫盏和油滴形成机理是:富含铁分的釉内有足量结晶性物质,熔融后处于饱和状态,在缓冷过程中产生了析晶,从而形成了兔毫盏细纹或滴珠纹。
黑釉褐彩瓶
金 公元1115年-1234年
怀仁窑黑釉油滴碗
金 公元1115年-1234年
怀仁窑黑釉油滴碗局部
黑釉褐彩瓶
元 公元1271年-1368年
建窑“進琖”款茶盏
宋 公元960年-1279年
黑釉剔刻牡丹纹罐
金 公元1115年-1234年
赵振绶先生捐赠
黑釉剔刻牡丹纹罐局部
当阳峪窑黑釉划花罐
宋 公元960年-1279年
磁州窑在今河北邯郸地区,为北宋、金代著名民窑。装饰工艺多样化,有刻、划、剔、彩绘等技法,尤以白地釉下绘黑、褐彩和剔、划化妆土地的纹样制品的制作最具代表性。装饰图案的题材多反映人们喜闻乐见的内容,具有清新活泼的生活气息和浓厚的民间色彩。
磁州窑白地黑花把莲纹枕
北宋 公元960年-1127年
磁州窑白地黑花把莲纹枕局部
磁州窑白地黑花把莲纹枕局部
磁州窑白地黑花题诗孩儿枕
金 公元1115年-1234年
磁州窑白地黑花题诗孩儿枕局部
磁州窑白地黑花题诗孩儿枕局部
磁州窑白底黑彩绘划云雁纹罐
元 公元1271年-1368年
磁州窑白底黑彩绘划云雁纹罐局部
磁州窑白地黑花山水图枕
元 公元1271年-1368年
磁州窑白地黑花山水图枕
磁州窑白地黑花山水图枕局部
磁州窑彩色釉划花花鸟纹枕
金-元 公元1115年-1368年
磁州窑白釉划花缠枝纹碗
北宋 公元960年-1127年
陈器成先生捐赠
登封窑珍珠地划花牡丹纹枕
北宋 公元960年-1127年
周锐先生捐赠
登封窑珍珠地划花牡丹纹枕局部
登封窑珍珠地划花牡丹纹枕局部
扒村窑白地黑花花草纹瓶
北宋 公元960年-1127年
扒村窑白地黑花花草纹瓶局部
扒村窑白地黑花花草纹瓶局部
辽代陶瓷以白、黑、绿釉及三彩陶为主要品种,基本继承了唐三彩和定窑、磁州窑等中原窑场的烧制技法,但部分产品具有强烈的契丹游牧民族特色。
赤峰窑白地黑彩划花牡丹纹罐
辽 公元916年-1125年
青釉刻花执壶
辽 公元916年-1125年
彩色釉陶印花盘
辽 公元916年-1125年
绿釉陶鸡冠壶
辽 公元916年-1125年
西夏党项族制作的瓷器具有北方少数民族粗狂质朴的风格。黑釉刻花器为其典型产品,已发现的西夏瓷以宁夏灵武窑产品最具有代表性。
灵武窑刻花开光牡丹纹瓶
西夏 公元1032年-1227年
彩色釉陶刻花璎珞纹盘口穿带壶
辽 公元916年-1125年
彩色釉陶刻花璎珞纹盘口穿带壶局部
彩色釉陶印花海棠式盘
辽 公元916年-1125年
景德镇窑青白釉佛像
元 公元1271年-1368年
景德镇窑青白釉佛像局部
景德镇窑青白釉佛像局部
微信搜索“联拍在线”或微信号“51bidl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