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8-08 1559次浏览
在上个世纪的一百年间,华夏大地上曾涌现出众多收藏大家,集中在以北京和上海为中心的长江南北两大区域,而其中鹤立鸡群者有两位,堪称巨擘。北方的领袖是“民国四公子”之一的张伯驹先生(袁世凯的表侄),而南方的领袖当仁不让的是庞莱臣(庞元济)先生。
庞元济(1864-1949)字莱臣,号虚斋,南浔“四象”之一庞氏开创者庞云鏳的次子。1880年中秀才,因其父赈捐银两10万,补博士弟子,赐举人,候补四品京堂。
《李鸿章全集》所收的李鸿章为庞元济保荐举人的《庞元济奖片》
庞元济的故乡是一个名叫南浔的小镇,就是这个小镇以经营蚕丝而出名,云集了近代中国最大的丝商群体。当地人形象地以动物来比喻这些商贾豪门的财产,称之为“四象八牛七十二墩狗”。
“象”是指拥有一百万两银子以上的豪富,50万两至百万两的称为“牛”,而30万两至50万两的称为“狗”。
这“四象八牛”到底有多阔绰?光绪年间,他们的家产估计总额应在6000万两至8000万两白银之间。这是一个惊人的天文数字。当年清政府一年的财政收入不过区区7000万两白银。
庞元济
50亿,可以做什么?
50亿,相当于中双色球一等奖1000次,可以在上海买250套别墅,可以买6888辆特斯拉,可以买962500台iPhone8……
光绪二十年(1894年),清政府惨败于甲午战争,“实业救国”思潮兴起。这一时期,庞莱臣带着弟弟庞青城去日本考察实业。当他获悉法国里昂丝绸市场畅销日本匀细厂丝,价格也高,家乡的辑里丝虽色白质韧,但粗细不不匀,已降为杂用丝的情况,触动很大。他认为,家乡的辑里丝如能设厂改缫细丝,定可胜过日本丝。回国后他便抓住杭州被辟为通商口岸,拱宸桥被选为杭州海关关址的有利时机,于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合资在杭州创办了当时国人自办的最大缫丝厂、也是浙江民族资本产生阶段的著名企业之一—世经缫丝厂。
缫丝厂车间
世经缫丝厂虽然持续的时间不长,但却开创了近代缫丝厂之先河。这成为庞莱臣创办实业的发端,此后他先后创办或投资了大纶缫丝厂、通益公纱厂、龙章造纸厂、南浔机械缫丝厂、浔震电灯公司、浙江兴业银行、浙江铁路公司、中国合众水火保险公司、中国银行、正广和汽水公司、苏州纱厂等一系列近代企业,为江浙地区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据统计,他投资于近代民族工商业的资本总额超过300万两,是名副其实的中国早期实业家。
龙章造纸厂
绘画最好的商人,最
会赚钱的画家
庞莱臣是自幼喜欢画画的。从小的文艺修养,让他对字画古玩有一种发自肺腑的亲切感。还是翩翩少年时,他就爱买清乾隆时的名人手迹,用心临摹,仔细品赏。父亲庞云鏳曾很欣慰地说“此子不愁无饭吃矣”。
元 夏考昌《溪山渔乐图》
庞氏旧藏
经商之余,庞莱臣也没有搁下画笔。他的山水以清代“四王”为宗,用笔枯中见润,章法疏朗;花鸟作品则以恽南田为宗,工笔写意兼能,文雅可喜。在目前的拍卖会上时常能够见到庞氏佳作。
庞元济藏品 局部
南京博物院藏
儒家讲究中庸之道。在入世与出世之间,动与静、古与今之间,经商与收藏之间,庞莱臣寻到一种适合自己的微妙平衡,乐得其所。他给自己取号“虚斋”,正是与自己实业家的身份形成反差。或许他希望自己身处竞争激烈之尘世,依然能保持虚怀若谷的淡泊心态。
黃公望《富春大嶺图》 局部
南京博物馆藏
为古画不计重金,买买买
从晚清到民国,天下大乱,世事不平;旧家败落,新贵崛起。大量历代珍贵字画古玩不得不从宫廷流向民间,由官家流向商家,由遗老流向新富。于是,庞莱臣在不长的时间内就“稳、准、狠”地收进了许多历代名迹。
1922年庞莱臣(绘)、沉曾植(书)《仿王奉常笔意·书法》 成扇以19.55万元在西泠拍卖2011年易主。
特别是收进狄平子的藏画是他初期藏画的重大举措。狄平子是海上著名报人兼书法家。他所藏的书画,除了清代的“四王”、吴历、恽南田外,还收藏了一些唐宋元三代的名迹。如唐代尉迟乙僧的《天王像》、五代南唐王齐翰的《挑耳图》、元代王蒙的《青卞隐居图》等都是名声远扬的杰作。狄平子晚年很没落,靠卖旧藏度日,而此时庞莱臣正如日中天,便斥巨资将其收藏的书画大量吃进。
狄葆贤(1873—1941),字楚青、楚卿,号平子、平等阁主人,擅诗文、书、画。家富收藏,精鉴别。
周官 《攜琴訪友圖》 局部
南京博物馆藏
尝到甜头的庞莱臣,胃口越来越大,又陆续收购了南方各地旧家的珍藏,包括“吴门汪氏、顾氏、锡山秦氏、中州李氏、莱阳孙氏、川沙沈氏、利津李氏、归安吴氏、同里顾氏”。
元 王蒙《秋山萧寺图》
庞氏旧藏
民国时期北京旧家南下上海避乱,也带来一大批好东西,也被庞元济大笔一挥的买下。同时,清代宫廷藏画源源不断流落民间,庞莱臣更是不惜重金购求。难怪晚辈画家兼藏家王季迁曾说他“是全世界最大的中国书画收藏家,拥有书画名迹数千件”。
杨文骢 《雁荡八景图册》局部
南京博物馆藏
古画的私人管家团
短时间收购这么多书画,不仅要鉴别真伪,还要进行管理、归类。忙碌的庞老板肯定没法兼顾,于是他请来专人为其细细整理和归类这些宝物,正所谓君子善于借力。初期他聘请著名画家陆恢、张砚孙、张唯庭对其藏品进行编目和整理。
戴进《春山积翠图》局部
上海博物院馆藏
其中陆恢在他家的时间最长,前后有20年之久。从南京博物院如今所藏的很多“虚斋名画”签条都出自陆恢手书这点来看,陆恢很可能是他书画入藏重要的掌眼人。两人谈艺论道甚为融洽。庞每每遇有名迹,一定会邀陆恢前来共赏品鉴。久而久之,陆恢深谙庞藏画的习性,二人常常对藏品津津乐道之,早已超出老板和助手的生硬关系。这位陆恢正是大画家大藏家吴湖帆幼年时学画的启蒙老师。
吴湖帆,清代著名书画家吴大澄之孙。现代绘画大师,书画鉴定家。
庞氏晚年主要是由张大壮(张砚孙之子)、吴琴木、邱林南为其掌管书画。其中张、吴二人日后的画名很大,这和他们在庞家得观历代众多名迹是不无关系的。有无比强大的财力做支撑、专业的书画团队做支持,庞氏收藏画作蔚为壮观。基本上前朝各代书画名家都有其代表作,尤以明朝“吴门四家”(沈周、文徵明、唐寅、仇英)的作品最多最精彩。
庞氏旧藏 清 恽寿平 《载鹤图》以3696万元在中国嘉德2008年高价易主。
清 王原祁 《仿大痴山水》
庞氏旧藏
最早的一本《虚斋名画录》出版于清宣统元年岁次己酉,即公元1909年,当时的庞莱臣才46岁,正值盛年。此书著录的历代名画共538件之多。庞在自序中写道:“靡不惟日孜孜潜心考索,稍有疑惑,宁谨慎勿烂,往往数百幅中不过二三幅,积储二十余年而所得仅仅若此。”可见其收藏态度多么严肃谨慎。如遇稍有存疑的作品,他宁可舍弃也不含糊收进。往往过眼上百幅,最后留下的仅仅两三幅。就这样勤奋积累了二十多年,才有了庞氏画录中可靠可信的件件真迹精品。
庞元济撰 《虚斋名画录》,清宣统元年(1909)乌程庞氏刻本
老马失蹄,买过赝品
庞元济藏画要求高,鉴画团队又十分精锐,试用后来人们看到盖了“虚斋”印章的画都认为是真迹。然而,事实上,庞元济还真收到过赝品。
据说他有一次和吴湖帆等海上名画家在酒店吃饭,吴湖帆眼尖,发现一落迫文人腋下挟画轴从檐下匆匆走过,遂急急追去,原是久闻盛名的元人之作,号称“十七笔兰”(仅用十七笔画就的兰花图),遂以500元当即买下。
庞元济听说吴湖帆花500块买的是“十七笔兰”,而吴湖帆的眼力那是相当惊人的,所以已经知道自己之前收购的那幅是赝品了,于是想让吴湖帆割让。吴湖帆自身也是一个大收藏家,对古画十分痴迷,自然不肯想让。哪知庞元济居然使出“缠”字诀,硬是缠得吴湖帆吃不消,把刚到手还没捂热的画让给了他。
对于收藏家而言,对自己珍爱的书画艺术品从来都是不吝啬金钱的。在这种行为的背后,我们看到的往往是一种精神和人格的张力。
姚绶《秋江渔隐》 局部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敲个“真品”的章
凡庞莱臣所藏之画,均钤盖虚斋印款。比如:庞莱臣至精之品、庞莱臣珍藏宋元明迹、虚斋审定真迹、元济恭藏、虚斋审定、臣庞元济恭藏、庞莱臣珍赏印、虚斋珍赏、莱臣审藏真迹,等等。由于虚斋藏画宁缺毋滥、严格把关,时人甚至以“虚斋”收藏鉴章作为识别藏品真伪的标志,有点类似今天的防伪标签。说到庞氏印章,这里有一段他晚年轶事。
抗日战争时期,年过七旬的庞莱臣住在上海成都路庞宅。一日,一队荷枪实弹的日本宪兵闯进了他家。庞一眼就认出那个领头的日本人小野三郎,原也是个书画收藏家,十年前他常到中国来买古画。一次,小野用低价买了一幅唐伯虎仕女图的赝品,想以真品去卖个高价,就来求庞莱臣鉴赏后盖个章。
唐伯虎仕女图
这幅仕女图功力不凡,确实可以假乱真。但庞当然知道这不是唐伯虎所画。小野仍试探着请庞“费举手之劳”,被他一口回绝:“这样贻误后人的事,我不干!送客!”小野只得灰溜溜地走掉。
十年后,小野已是皇军少佐,但仍收藏古画。他又拿出那张唐伯虎仕女图,强逼庞盖章。刀架脖子上,庞不得不盖。小野以为终于得逞,大笑而去。
抗战胜利后,日本人手中的一批古代书画被缴获,移交给上海博物馆。上博专家在整理时发现了这幅仕女图,还有庞莱臣的章,认为是一幅唐伯虎真迹,特地打电话告诉他。
庞莱臣一看就知是那幅小野的赝品。因为这印章中有玄机——他从抽屉中拿出两枚刻有“虚斋印章”的章子。一个“章”的“日”字扁,另一个的“日”字瘦长,“日”意为日本人强迫盖章。
原来,日本刚占领上海,庞就料到小野会再来逼迫盖章,所以早早刻好了这枚假章。此时,假章再也用不到,庞当场将之劈碎。假画也不必留了,当场撕破。
文嘉《寒林钟图》 局部
南京博物馆藏
虚斋不虚,收藏惊人
对于自己收藏的名画,庞元济也很满意:“余自问生平无得意事,无胜人处,惟名迹之获,经余见虽属云烟过眼,而嗜痂成癖,所得在是,所胜似亦在是……因思古人所作,殚精竭虑,原冀流传后世,历久勿佚。”1949年3月,庞老爷以86岁高龄离世。这位生于晚清、历经整个民国的大实业家、大收藏家,一生活得充实满满、精彩之极。他去世后,其藏画大多被新中国政府征集,保存在上海博物馆、北京故宫博物院、南京博物院、苏州博物馆。另外,他的藏品还曾有一部分主要经由他的外甥张静江等人出售到海外,收藏在美国的弗利尔美术馆、底特律美术馆、纳尔逊美术馆、克里夫兰美术馆等处。
庞莱臣旧居
微信搜索“联拍在线”或微信号“51bidl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