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频道

彩霞余音|帔坠简史

2018-08-03   1360次浏览

彩霞余音|帔坠简史

金凤纹帔坠


金器

明代前期

高10.4厘米,重66.1克

1970年河南省上蔡县明太祖朱元璋之孙顺阳王墓出土

现藏河南博物院。


霞帔作为我国古代妇女的帔服,出现在南北朝,隋唐时盛行。宋代将霞帔列入礼服,明代继承发展,属命妇之特赐。因其美如彩霞,故名霞帔,也称为“霞披”“霞帛”。为了使霞帔平整地下垂,遂于其底部系以帔坠。已经发掘的宋、元、明墓中,由于霞帔是丝织品多不易保存,以金、银、玉为质的帔坠却得以保存了下来。宋、元、明墓中已经出土的帔坠,主要有金、银、银鎏金、玉几种质地,以金银为多。


彩霞余音|帔坠简史

明刊《中东宫冠服》中霞帔与帔坠的佩带方式


宋代、元代帔坠的形制基本为鸡心形,除此之外也有圆形,明代的形制以鸡心形为主,又增加了六边形、马蹄形等。宋代、元代帔坠的纹饰以对禽、花卉纹为主,明代的主题纹饰依然是禽鸟、花卉,凡王妃墓中出土的帔坠都只有一只凤鸟,定陵万历皇后墓中出土的帔坠则是二龙戏珠纹。宋代的帔坠基本系在霞帔下端,明代的帔坠多挂在霞帔下部,也有系在霞帔上下部和下端的。


宋代帔坠


就已知实例而言,最早出土的是南京幕府山北宋墓中的金凤穿牡丹纹帔坠。


彩霞余音|帔坠简史

北宋 凤穿牡丹纹金坠饰

南京幕府山出土


高8.5厘米,宽5.7厘米,鸡心形,由两块镂空的金片拼合而成,中空,两面纹饰相同,主题纹饰为牡丹花叶中一对展翅飞翔的凤凰,其上部饰一朵葵花,边缘饰一圈叶片纹,顶端打作花结,以为佩系,晚出的帔坠在外形和尺寸上与之大体相仿。

虽然北宋已有帔坠实例,但至南宋此物才比较常见,如浙江湖州龙溪三天门南宋墓出土的金卷草纹帔坠和安徽宣城西效场南宋墓出土的金双龙纹帔坠。


彩霞余音|帔坠简史

湖州龙溪三天门南宋墓出土的金卷草纹帔坠


彩霞余音|帔坠简史

西效场南宋墓出土的金双龙纹帔坠


再如,福建福州浮仓山南宋黄昇墓出土的两件帔坠,一件为银鎏金镂空花卉纹帔坠,高7.2厘米,呈心形,盖盒状,上下两面由子母口扣合而成;另一件为金双凤朝莲花纹帔坠,直径6.5厘米,圆形,上下也可开合。


彩霞余音|帔坠简史

黄昇墓出土的两件帔坠


江西安义南宋李硕人墓出土的金满池娇纹帔坠,直径只有4.2厘米,圆形,两面纹饰各异,正面是满池娇图案,背面通体錾刻毬路纹。


彩霞余音|帔坠简史

南宋李硕人墓出土的金满池娇纹帔坠


福建福州茶园山南宋墓与江西德安桃源山南宋周氏墓出土的银鎏金转官毬纹帔坠式样相类似,帔坠上方竖一枚饰有“转官”二字的牌子,下方为系着花结的绣球。


彩霞余音|帔坠简史

山南宋周氏墓出土的银鎏金转官毬纹帔坠


江西德安周氏墓出土的另一件银鎏金帔坠,上方为镂空竹叶纹托起的“寿”字。上海宝山月浦乡南宋谭氏夫妇墓出土的银鎏金鸳鸯纹帔坠,主题图案为满池娇,转官毬安排在一对交颈鸳鸯之下,它与李硕人墓出土的金帔坠仍为一系。这些纹样在长期的流传中有了幸福美好、祥瑞富贵、仕途显达和夫妻好合的吉祥寓意。

宋代的帔坠还没有形成严格的服用制度,民间也广泛使用,其纹饰式样纷繁,饰有满池娇、转官毬等纹样的帔坠应该不会被纳入正规舆服序列之中。


彩霞余音|帔坠简史

江西德安桃源山南宋周氏墓、上海宝山月浦乡南宋谭氏夫妇墓出土的银鎏金帔坠



元代帔坠


两宋鸡心形与圆形两种形制的帔坠都被元代所继承。

如江苏苏州虎丘元初吕师孟夫妇墓出土的金满池娇纹帔坠,系着花结的转官毬安排在图案上方,其下是荷叶捧出的一对鸳鸯,采用镂刻的技法营造出鸳鸯嬉戏荷塘的场景。


彩霞余音|帔坠简史

吕师孟夫妇墓出土的金满池娇纹帔坠


湖南长沙火把山出土的元代金二龙戏珠纹帔坠,以双龙上下呼应的蟠卷之势形成整体造型,中心把火焰变形为卷草的龙珠与龙尾组合成舞动之韵。


彩霞余音|帔坠简史

元代金二龙戏珠纹帔坠


安徽安庆棋盘山元范文虎夫妇墓出土的白玉鸡心形帔坠,两面扁平,上有活动链环。


彩霞余音|帔坠简史

范文虎夫妇墓出土的白玉鸡心形帔坠


湖南临澧新合元代金银器窖藏的银祥瑞图帔坠,为子母口可开合的圆盒状,两面纹饰相同,下为錾刻出水波纹的一方池塘,顶端有环可系链。


彩霞余音|帔坠简史

湖南临澧新合元代金银器窖藏的银祥瑞图帔坠


元代苏州虎丘吕师孟夫妇墓与湖南长沙火把山出土的帔坠,都是成对的图案,式样大体沿袭宋代之旧,而与明代帔坠的纹饰有别。


明代帔坠


明代的帔坠一般高9厘米左右,纹饰中只有一只禽鸟,凡雕出对禽纹或非禽鸟纹的帔坠,倘非皇室所用,则时代均应早于明,而且还可以根据所饰禽鸟推测其墓主人的身份。这时的帔坠顶端有孔,孔中穿金系,有的附有挂钩,称作“钓圈”,佩带时更为方便。如安徽歙县黄山仪表厂明墓出土的金帔坠,通高15.2厘米,最宽处约6.2厘米,厚2厘米,重82克,为近似三角的悬胆形,两面透雕飞凤祥云纹,周边有席纹,上装金钩,内侧刻有“内官监造足色金计贰两重钓圈全”14字铭文,说明该帔坠由内宫监造,为皇室所用之物,使用者应是郡王妃以上身份。


彩霞余音|帔坠简史

歙县黄山仪表厂明墓出土的金帔坠


湖北钟祥明梁庄王朱瞻垍与其继妃魏氏合葬墓出土的金凤纹坠,通高14.2厘米,体高10.2厘米,宽7.8厘米,厚4.2厘米,重72.4克,桃形体,中空,器体两面镂刻飞凤云纹,尖端衔一钩,器钩外侧錾刻缠枝纹,内壁阴刻一纵行楷体22字铭文:“随驾银作局宣德柒年拾贰月内造柒成色金壹两玖钱”,表明它是来自朝廷的赏赐品,可能是亲王礼聘之物,为魏氏所用帔坠。


彩霞余音|帔坠简史

明梁庄王朱瞻垍与其继妃魏氏合葬墓出土的金凤纹坠


再如北京出土的明永乐和明弘治年间的金凤纹帔坠。


彩霞余音|帔坠简史

北京出土的明永乐年间金凤纹帔坠


彩霞余音|帔坠简史

北京出土的明弘治年间金凤纹帔坠


因为明代有宁王、淮王、益王三大藩王分封在江西,除波阳的淮王家族墓葬早年遭盗外,南昌的宁王和南城的益王家族墓葬均曾出土有精美的金凤纹帔坠。如江西南昌明宁靖王朱奠培夫人吴氏墓、南城明益端王朱祐槟夫妇合葬墓和南城县长塘街明益庄王朱厚烨夫妇合葬墓出土的金凤纹帔坠,均由钩、链、坠组成,钩内壁均刻有铭文。


彩霞余音|帔坠简史

明宁靖王朱奠培夫人吴氏墓出土的金凤纹帔坠


彩霞余音|帔坠简史

南城明益端王朱祐槟夫妇合葬墓出土的金凤纹帔坠(局部)


彩霞余音|帔坠简史

明益庄王朱厚烨夫妇合葬墓出土的金凤纹帔坠


已发现等级最高的帔坠出土于定陵。定陵在北京昌平县境内的天寿山麓,是明代神宗万历皇帝朱翊钧的陵墓,同葬有孝端王皇后和孝靖王皇后。镶珠宝桃形金帔坠出自随葬的器物箱内,通高16.5厘米,体高9.4厘米,柄长19.1厘米,重172.5克,器身呈桃形,中空,左右两半分制而成,扣合在一起,两面膨起较高,分别镂刻着二龙戏珠及海水江崖和云纹,正中部镶嵌一颗象征火珠的珍珠。此坠上端以金链与花托形四叶拢合而成的蒂形相连,四叶细密的叶脉纹是用金丝掐制而成的,每叶中心嵌宝石一块,共有红、蓝宝石各二块,顶部再以金链和钩形扦子相系。与上述明墓出土帔坠上的金钩相比较,此钩的钩首特别长,当中还装有“丅”形凸榫,此扦穿过霞帔底部的扣环后,可以将榫卡在帔坠背面的“丄”形凹槽中,不易脱落。


彩霞余音|帔坠简史


彩霞余音|帔坠简史

北京昌平明定陵出土的镶珠宝桃形金帔坠及纹样


以上列举的明代帔坠是合乎制度的。出自各地明藩王夫妇合葬墓的钓圈或挂钩内侧刻有“内造”“内成造”的金帔坠为礼仪用物,因此银作局会成批制作,以备宫廷的各种礼典和册封赏赐之需。据此可知,帔坠的使用体现了明代社会在服饰制度、社会等级制度和权利分配制度上的严格性等。

民间官僚富户也自制帔坠,如上海卢湾区打浦桥明代望族顾从礼家族的太医院御医顾东川夫人墓中出土的帔坠(图二十五),形制有鸡心形、六边形等。墓主人头戴凤冠,身披霞帔,霞帔上部系一件银鎏金白玉花鸟纹鸡心形帔坠,上下左右各有一环穿,霞帔下部系一件木镶银鎏金双六边形帔坠,均在嵌红蓝宝石的银边框内镶透雕玉饰,霞帔下端系六件银瓜果六边形帔坠,顶部各一环穿。其制作之精巧,然而却难以将它们视为明代帔坠之常制。


彩霞余音|帔坠简史


彩霞余音|帔坠简史

上海卢湾区打浦桥明顾从礼家族墓出土的帔坠


总之,宋、元、明时期的霞帔及其帔坠作为礼仪服饰,不仅是一种装饰品,也是身份、地位、等级的一种标志。北宋时期,凤冠霞帔作为皇后常服已列入舆服制度,明清霞帔也多与凤冠组合在一起。

微信公众号

微信搜索“联拍在线”或微信号“51bidl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