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5-25 998次浏览
《愚公移山》揭幕仪式
5月24日,中国嘉德2018年春拍预展首展在上海揭幕,除了展示嘉德25周年庆典拍卖的各门类的精品“大件”以外,还首度对外披露了此前一直秘而不宣,被称为“中国美术史上扛鼎之作”,“并有望创中国油画价格世界纪录”的压轴拍品--徐悲鸿《愚公移山》。目前中国油画的世界纪录由吴冠中《周庄》在2016年以1.98亿元创下。
徐悲鸿 愚公移山
1940年 布面 油画
46×107.5 cm
估价待询
发表:
1、《徐悲鸿遗作集》,图版28,新加坡南洋美术学院,1954年出版;
2、《悲鸿在星洲》,欧阳兴义编,P12,艺术工作室,1999年1月出版。
展出:
1、徐悲鸿遗作展览,展品第28号,新加坡南洋美术学院,1954年;
2、徐悲鸿油画《愚公移山》作品观摩与学术研讨会,徐悲鸿纪念馆,北京,2006年6月7日。
备注:此作计划收录于由中国青年出版社即将出版的《徐悲鸿全集》中。
《愚公移山》发表物封面
作为徐悲鸿艺术生涯最经典作品之一,中国古代经典《列子·汤问》中众人皆知的故事“愚公移山”,早在徐悲鸿留学法国,遍览西方历史画经典时,便已进入其构思范围,前后准备时间长达20年。
世纪巨制《愚公移山》创作于1940年,是年徐悲鸿经泰戈尔引见,在印度会见圣雄甘地,并为其画像,徐悲鸿从这位领导印度独立运动的圣贤身上,看见了中国古代寓言中愚公形象的精神相承。徐氏业已酝酿二十余年的“愚公移山”,终在此时臻于成熟。
徐悲鸿30年代留影
同年,徐悲鸿着手创作大型人物绘画《愚公移山》,共创作油画版本两件、中国画版本一件及草稿与人物写生数十幅。其中,油画大尺幅版本及中国画版本现藏于徐悲鸿纪念馆。
此次中国嘉德隆重推出的《愚公移山》为第一稿,全面展示了徐悲鸿作为现实主义绘画大师在中西绘画融合上所取得的巨大成就,极具浪漫主义英雄情怀。
徐悲鸿 《愚公移山》
纸本设色 144x421cm 1940
徐悲鸿纪念馆藏
徐悲鸿 《愚公移山》
布面油画 213x462cm 1940
徐悲鸿纪念馆藏
该作品后被中国美术史定位为“徐悲鸿艺术创作顶峰时期的经典代表,20世纪最伟大的作品之一;亦是唤起中华民族觉醒的史诗巨篇,堪称民族瑰宝。”
《愚公移山》 局部一
在人物画创作中使用模特儿,具有历史性意义,将人体作为形式语言纳入中国的人物画创作,徐悲鸿是第一人——20世纪下半叶中国人物画所获得的飞跃性进展,首先应当归功于画模特儿这一手段的普遍使用,徐悲鸿自是功不可没。在《愚公移山》中,他根据不同人物选择了着衣、半裸和全裸三种形式,即愚公与妇人着衣,两个挖山者半裸,其余四个挖山者和孩子全裸——愚公作为中华民族高尚道德和不屈意志的象征,做着衣处理,不仅相对符合传统习俗,也方便由其衣着显示的民族身份特征。画面上最突出的挖山的壮汉们,他们显示和象征着力量,以人体形式处理他们,则便于突出对肌肉的刻画和表现蓄势待发的力感。这种借鉴西方艺术形式的做法十分大胆,它冲击了传统规范,冲击了旧礼法、旧习惯和旧趣味。
《愚公移山》 局部二
此外最需着意的是此作的构图。其横长式构图更接近视点平行移动的传统中国画横卷。画面人物分为两组,一组是正面或正侧面的垦壤者,一组是愚公等人。他们虽是依次横向展开,但实际上是居于前后两排,即垦壤者在前,愚公等人居后。此外,他们身后是用焦点透视法描绘的纵深背景。这反映徐悲鸿对于平面构置与纵深刻画这两种空间表现之间平衡性的追求。可以说,徐氏油画的单个形象是“西”式的,但由一个个形象联合起来的整体则是“中”的,这是徐氏中西融合的很重要的特征,也是他为20世纪中国绘画提供的一个重要样式。
《愚公移山》 局部三
创作于1940年的三幅《愚公移山》无疑凝聚了徐悲鸿当时的心血,也被后世称作徐悲鸿“星马时期”的巅峰之作。但这“三胞胎”日后的命运却大相径庭,尺幅较大的两件现收藏于徐悲鸿纪念馆,不过几经历史冲刷,都多少失去了当年的神采。
此件小幅《愚公移山》虽历经辗转数十年,但却神奇地躲过各种风波,并因保存完好,色调更为明丽,也最能体现徐悲鸿当时的艺术风采。如今现身中国嘉德春拍,乃市场之幸。
伟大的艺术家一半是神话,一半是故事。他们的杰出艺术品大多进入历史的沉淀——博物馆,少有够格写进艺术史的作品藏在私人手中,当其中极少数如奇迹般浮现于艺术品拍卖会上,新的神话与故事,或将随之诞生。
微信搜索“联拍在线”或微信号“51bidl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