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频道

叶义医生旧藏李可染《杏花春雨江南》现身中国嘉德春拍

2018-05-04   685次浏览

中国嘉德2018春季拍卖会

预展:6月15日 - 17日

北京国际饭店会议中心

(建国门内大街9号)

拍卖:6月18日 - 23日

嘉德艺术中心(王府井大街1号)


本幅《杏花春雨江南》出自1984年香港著名收藏家叶义医生旧藏,并载入《名家翰墨》李可染专号。


Lot 301

李可染  杏花春雨江南


111.2×137.2 cm

题识:杏花春雨江南。可染。

钤印:可染、李

来源:香港拍卖会,1984年11月21日,第139号拍品。

出版:

1.《名家翰墨·李可染专号》,第98页,翰墨轩出版有限公司(香港),1990年版。

2.《侨岷华园藏画》,第298-299页,鸿禧艺术文教基金会(台北),1994年版。

说明:香港著名收藏家叶义医生旧藏。香港拍卖会1984年秋季 “叶义医生遗产拍卖”出品。


李可染1954年于西湖写生


三十年代李可染应林风眠之请在杭州国立艺专任教学习,这段经历给他留下终身难忘的印象,他热爱江南山水,中岁多次前往江南写生,50年代致力于变革中国画的写生中,最先到的就是江南。他在自传中写道“我到了西湖,深深感到祖国的美丽,因而风景便成为我描写的对象。那时,我差不多把西湖一些美好的地方几乎都跑尽了,并且都熟识了。”1954年,李可染与张仃、罗铭结伴赴江南西湖写生,孤山之上见“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惊叹于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得稿《雨亦奇》,以此题创作表现江南雨景之作品。“杏花春雨江南”是数次江南写生与“胸中实景”的结合,自叹“不屈此意境也”,成为李可染最为钟情的绘画题材“惓惓情深,不能自已”。


李可染“江南写生”


他曾在一幅作品上题道:“杏花春雨江南,此绝妙词不知出自何代高手。吾童年至今,每每为之神驰不已,故亦屡屡写之,意想经营,思以不辱前人也。”作为中国文化地理的代表性符号的江南烟雨,在李可染笔下如此感人。“江南之美时萦梦寐,江南春雨更是我常画题材。”画面中山脉蜿蜒,村舍星罗棋布。周围遍布繁花盛开的杏树,正是一派春意盎然之景象。可染在画《雨亦奇》时想到的是齐白石的“雨余山”。齐白石用米点法表现云烟变化,李可染则用没骨之染法,点画柔和,水气氤氲,于光影明昧中巧妙把握,充分描绘出“如丝如雾湿人衣”的江南春日景致,大有空气清新、湿润空翠之感。


李可染1961年于西湖宝石山写生


本幅出自1984年香港著名收藏家叶义医生旧藏,由香港拍卖会拍出,并载入《名家翰墨》李可染专号。其将水田与山城杏花深巷两相结合的构图方式,也是这一时期所罕见的。水面的大面积反光,田垄分割之处的留白,黑墙白瓦的强烈对比,洋红与浓淡墨色的交叉组合,均体现出可染对于逆光笔法的探索在这时期进一步深入。


李可染《杏花春雨江南》局部之一


李可染《杏花春雨江南》局部之二


李可染在《谈学山水画》中写道:写生,首先必须忠实于对象,但当画进行到百分之七八十,笔下活起来了,画面的本身往往提出要求。这时就要按照画面的需要加以补充,不再依对象做主,而是由画面本身做主了。对江南山水风物之熟稔,令其“白纸对青天,胸中秋壑,笔底烟霞。”60年代李可染绘画功力已能逐渐摆脱实境写生的束缚,心目中的江南世界正好表达出“心手相一,物我两忘”的最佳境界。与李氏“墨色浓重”的山水有所不同,“杏花春雨江南”在力求笔墨痕迹之余,带着轻快的粉红色调,有梦幻中江南温柔深秀的视觉观感,又是一派空蒙苍劲,是其年富力强之时的个中精品。


1984年香港拍卖会“叶义医生珍藏中国书画”


1984年11月21香港拍卖会“叶义医生珍藏中国书画”涵括齐白石、张大千、李可染、傅抱石等各位名家的绘画作品。叶义医生“温文有礼、待人以诚,富有同情心,博学多才,目光远大,明判是非,坚守原则。更热心公益”,“对陶瓷、金石、书画、玉雕、篆刻等伟大艺术均有认识。”得自叶医生珍藏,殊为难能可贵。

微信公众号

微信搜索“联拍在线”或微信号“51bidl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