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3-26 1167次浏览
长沙窑是兴起于中晚唐的商业性窑口,窑址位于长沙所辖今望城区石渚湖彩陶源村一带,今人名为长沙窑,唐时被称为石渚窑。根据学者研究,长沙窑是在岳州窑的基础上,融合了安史之乱后河南地区大量窑工南迁所带来的审美观念,并根据社会需求的变化而创烧的别具一格的瓷窑。长沙窑虽然烧造历史短暂,但却创造了诸多辉煌:它是第一个彩瓷之窑,是第一个将书画艺术与制瓷工艺相结合的瓷窑,是第一个将外来文化广泛吸收的瓷窑,也是第一个烧造红釉瓷器的瓷窑,等等,这些都为湖南陶瓷增添了无尚的荣光。
长沙窑之所以被判定是第一个将书画艺术与瓷器相结合的瓷窑,是因为:其一,器物之上彩绘书画是长沙窑产品的普遍装饰特征,而非偶然现象。其二,长沙窑上所绘书画应该是出自文人之手,一字不识的工匠是不会写诗作画的。换句话说,长沙窑瓷器的彩饰虽也有一些是几何纹、点彩之类的工艺图案,但更多的是书画艺术,每件作品都在表达一种意念、一种情趣,给器物赋予了一种活化的灵魂,在内容和表现手法等方面与图案装饰截然不同。这就是长沙窑瓷器与以往瓷器装饰图案的根本区别。
据统计,现今世界范围内收藏的长沙窑瓷器数量已超过7万件,尤以1998年印度尼西亚附近海底打捞出海的“黑石号”沉船上的长沙窑瓷最多,数量超过5.6万件。在这数万件长沙窑瓷中,有相当一部分瓷器上装饰有釉下彩绘画。此种瓷器装饰工艺首先是在瓷胎上用褐彩、绿彩、红彩或者以上几种色彩共同描绘,绘画完成后再上釉入窑烧造。
长沙窑釉下彩绘画内容丰富,纹饰虽然简洁,但每一幅画都有不同的韵味,可以说出土的釉下彩绘画中没有一幅绘画是重复的。其绘画题材涉及人物、动物、植物及云纹等,风格独特。
人物图
根据现已公布的资料可知,长沙窑的人物图不多见,大概不足10例,均以釉下褐彩或釉下褐绿彩绘于青釉瓷器之上。最为著名的就是莲花童子图、“七贤第一组”人物图、渔翁图、侍女图及异国情侣图等。
莲花童子图
莲花童子图绘于青釉瓷壶腹部,描绘的是一个男孩,其前额上方及两鬓处各留一小撮头发,上身挂一兜肚,下穿宽松肥裤,脸偏向左方,下巴微微扬起,两眼眺望上方;右手举一莲枝扛在肩上,莲枝末梢有一朵扬蕊吐芳的莲花,左手向后摆,作奔跑状。男童所留之发式,在现今社会仍然能够见到。
江舟渔翁图
江舟渔翁展开图
渔翁图绘于青釉瓷壶腹部,以褐彩描绘渔翁垂钓场景。画幅约占壶腹半壁,左侧绘有在波涛中起伏颠簸的渔船一艘,渔船呈新月状,线条稍粗,侧面有褐釉点饰,渔船中部绘半圆形船篷,篷内以细密的网状交织线条填充,表现出船篷的竹席编制形态。船舷部绘有一垂钓渔翁,渔翁头戴笠帽凝视前方,右手执钓竿,左手紧缚一杖,身体略前倾,作起吊提杆状。
渔翁造型简洁干练而又生动传神,置于渔船的显著位置。渔船底部翻滚的波浪,表现了粼粼波浪上渔船漂浮的情景。渔船右侧有一大片交错弧线纹,似为岸边的丛林。还有一组松塔状树木,此种形态在长沙窑山水题材瓷壶上可以找到。
“七贤第一组”人物图
“七贤第一组”人物图绘于瓷罐之上,罐体一侧描绘两组线描人物,线条为褐彩铁线式,细如游丝,流畅均匀。左侧人物头戴高冠,表情不羁。着直裾长袍,系带结于胸部,略显松垮。衣摆曳地,呈歌舞状。两宽袖均向左侧飘逸,仿佛有风。此人为“七贤”中啸歌之阮籍。右侧人物亦戴高冠,较阮籍之冠更显富贵,长髯慈目。着直裾深衣,双手合于前,执笏板。衣摆、大袖鼓起,踏于祥云之上。此人即“七贤”中最庸俗之王戎。构图人物相对独立,而又相互对视,若有交流,似描绘《世说新语》中的那段场景:“嵇、阮、山、刘在竹林酣饮,王戎后往。步兵(阮籍)曰:‘俗物已复来败人意’王笑曰:‘卿辈意,亦复可败邪?’”
罐体另一侧以釉下褐彩题诗一首:“须饮三杯万士(事)休,眼前花拨四枝柔。不知酒是龙泉剑,吃入伤(肠)中别何愁”,书法遒劲豪放,错落有致。诗文工整押韵,正切合“竹林七贤”酣酒畅饮的主题。诗右侧有款“七贤第一祖(组)”。由此可见此罐应是一组定制产品中的一件,今日已是仅存之孤品,弥足珍贵。
侍女图
侍女图附着的载体仅见残片。侍女身形丰腴,卷发,颈戴项圈,袒肩,右手执物横于肩部。可惜残片保存的人体形象太少,但仍能看出美女面部惟妙惟肖的神情。
异国情侣图
异国情侣图,只余残片,根据器形及所绘位置推断,应为瓷盘内底。图形的左侧绘一男子,深目高鼻,浓眉横卧,须成八字,是一位头戴汉人纱冠的波斯人;左侧绘一典型唐代侍女,面部丰满,涂胭脂,倒垂眉,颈部修长,高髻插金饰,穿胡服。两人相对,颦眉无语,似难舍难分。从这对情侣的装束看,男人有汉化现象,而女人有胡化现象。画面内容既真实反映了唐代异国商人和官吏留居中国的社会风情,也是长沙窑画工们抒发生活感受而自由表现的个性化艺术的真实反映。
动物图
动物图是长沙窑釉下彩绘画题材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统计,这一类型的绘画占长沙窑总的绘画题材的六成左右。根据内容,动物图亦可分为三大类,包括鸟雀图、家禽走兽图及龙凤图,以鸟雀图为主。现在所见长沙窑瓷器釉下彩绘画中,以鸟雀做题材的装饰画幅至少有数百幅之多,是所有装饰题材中最多的一种。其鸟雀的种类形态和艺术形象丰富多样,多姿多彩,是古往今来瓷器上汇集鸟的形象最多的,也是对唐代画鸟技法与成就相当集中的体现。
鹭鸟图
鹭鸟莲蕾图
针对长沙窑瓷上的鸟雀图,很多学者都做了大量研究,比如萧湘先生就将鸟雀按照种类进行了划分,分为4种,即鹭鸟图、雀鸟图、雁鸟图和孔雀图,并以此来观鸟雀百态。鹭鸟图中的鹭鸟喙尖、长颈,足长,活动于有水草的环境,形态多种多样,有的在芦苇深处,有的是依恋花蕾。雀鸟图类在形似中兼得神情,有的雀鸟静静地观察着前方的动静,有的则呈现蹦跳状。
雀鸟图
雀鸟图
雁鸟图是中国花鸟画常见的表现题材之一,长沙窑瓷也大量采用了这一题材。除此之外,长沙窑瓷铭诗中也有多篇以雁抒怀寄情之作。雁鸟在长沙窑瓷上的表现主要有两种,其一是展翅向天空飞翔状,其二则是展翅向下俯冲状,无论哪一种,雁鸟的下方均绘有水草,表现出栖息于江湖沼泽的南雁情怀。
雁鸟图
落雁图
孔雀图
孔雀图极为少见,所绘之孔雀头顶彩冠,长尾圆斑钱纹,行走在草丛中作觅食状。
家禽走兽图数量较鸟雀图少许多,但其精彩程度不亚于鸟雀图。现已公布的长沙窑家禽走兽图包括雄鸡、羊、鹿以及狮子等。羊与鹿在中国人眼中都是喜闻乐见的,属于常见的装饰吉祥动物;狮子则属于外来动物,本土不产。长沙窑瓷上的雄鸡,高冠翘尾独立向前,给人视觉上的冲击力非常强。瓷壶上描绘雄鸡图或有闻鸡起舞之意;民间调解纠纷,也往往送上一只鸡与一壶酒表示赔礼道歉,用以表达和谐相处之意。
雄鸡图
山羊图
山羊图
羊纹主要有两种,一是单独的一头肥羊绘于瓷器之上,之外则没有再绘任何纹饰,表现的是羊大则美;二是瓷器上除过绘有一头羊之外,还有草叶纹等,描述的是草之丰盛,寓意吉祥如意。
跃鹿图
回首鹿图
鹿纹在长沙窑瓷器上也有很多,其数量比羊纹还多些,主要特点均为奔走状,均以草作为鹿纹的装饰背景。鹿纹也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呈飞跃状的鹿,另一种则是回头相望状的鹿。鹿是古人心目中的一种瑞兽,有祥瑞之兆。
狮子图
狮子纹仅见一件:雄狮以褐彩绘于瓷壶流下方,呈匍匐状,首略扬,鬃毛拖曳于地,双耳竖起,怒目傲视前方;身体部分用短促的线条形象地体现了雄狮全身浓密的毛发。狮子图有写实的成分,更有艺术的夸张,特别是狮面的神情是一种意念的表现,即威而不猛是为善,即表现狮之美。狮子,古称兽中之王。中国本土并没有狮子,汉武帝时张骞通西域以后,中原人才知道印度有狮子,狮子的威猛形象给时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博物志》记载狮子来到洛阳时,“三千里鸡犬皆伏,无鸣吠”。人们甚至认为狮子是能够和传说中的龙相颉颃的兽类。威风凛凛的狮子还是佛教文化中的重要角色,在佛教中,教徒比喻佛陀为“人中狮子”,一则突出佛陀在人类中的重要的地位,二则突出其无畏自在之德性。
龙凤图,这是长沙窑工匠对整个民俗信仰的回应。作为源远流长、蕴含丰富的文化现象,龙和凤是中华民族标志性的文化符号。龙是古人对鱼、鳄、蛇、猪、马、牛等动物和云、雷电、虹等自然天象模糊集合而产生的一种神物。爬行动物和哺乳动物是龙的主要集合对象,因此龙常常被称为“鳞族之长”“众兽之君”。凤是古人对多种鸟禽和某些游走动物模糊集合而产生的一种神物。长翅膀的鸟禽是凤的主要集合对象,因此凤便登上了“羽族之长”的宝座,有“百鸟之王”之称。正因为如此,千百年来人们一直将龙凤作为吉祥神物。据统计,长沙窑瓷上的龙凤纹数量不多见,其中龙纹有行走龙和飞行龙。
踏云气龙图
行龙图
行走龙分两种,一种行游于云气之中,另一种则行走水草之上;飞行龙均在云气中飞腾,区别在于向左飞游的没有喷火,而向右飞游的喷火。
飞龙图
喷火飞龙图
凤纹多呈飞翔状,其下绘有草叶纹,凤尾与花草相连,后侧以褐彩书“飞凤”二字。还有一种呈行走状,回首远望,似乎是在等待同伴的到来。
带铭文飞凤图
凤鸟图
除了以上动物图案外,长沙窑还将一种外来动物图作为题材,那就是摩羯图。摩羯图案有写实的,也有写意的,其中写实的又可分为两种:其一,摩羯只突出头部,身隐水中,主要特点是唇部上卷,鳍部直立,腾跃于涌动的水面;其二,摩羯首尾齐全,主要特征是张嘴裂眦,口吐宝珠(也有专家称之为祥云),呈腾跃之状。写意的摩羯,虽然也是首尾均有所表现,口吐宝珠,但整个纹饰具有抽象性,不如写实性生动。
摩羯图写实
摩羯图写实
碗心绘制的摩羯图写意
植物图
长沙窑瓷上的植物图案主要有荷花纹、草叶纹、竹笋纹等,而其中荷花纹尤为突出。
含苞荷花图
绽放荷花图
三瓣荷花图
五瓣荷花图
荷花纹有含苞待放的,也有绚丽绽放的,荷叶有三瓣的,也有五瓣的。荷花纹的盛行与长沙窑所处地理位置有关,长沙窑处于湖南湘江边,这里的自然环境、气候很适合荷花的生长,因此湖南有“芙蓉国”的称谓。此外,荷花又是佛教艺术中的重要题材。唐代虽然有会昌灭佛事件,可是其后佛教又迅猛发展起来,佛教中的荷花形象自然也就在长沙窑瓷上有所反映。
草叶纹种类较多,主要有水草图、菠萝图以及三叶图等,表现出渺小平凡而又充满生机活力的形象,反映出窑工们对大自然的观察很仔细,让人感受到大自然所赋予的希望。
水草图
菠萝图
竹笋图
竹笋纹既有写实,也有写意。竹笋不过两三支破土而出,但却显示出艺术的佳构,恰到好处地反映出长沙窑瓷绘图的大方、简洁和生动。
长沙窑所装饰的植物纹种类非常多,即使是同一类也不会有重复之现象。这点可以从多方面去解释,一则是每幅画由不同的画工去绘制,二则也可能是同一个画工对花草世界的充分把握,使其能够相对容易地刻画出花草纹的精髓。
抽象写意图
在各地出土的长沙窑瓷中,有一类瓷器比较特殊,它们的共同特点是以白釉绿彩来装饰,纹饰是抽象的,有异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纹样。据研究,这一类抽象写意图案与外销有关,它是来源于西亚地区的文化元素。这类纹样分为两种,均绘于瓷壶腹部,一种在腹部满饰褐绿两色相间的纹样,深浅、疏密不定,变幻曲折,但从总体上看似为云气图;另一种则表现出大写意状,形状不固定,给人无穷的想象。
云气图
大写意云气图
云彩图
云彩图或是两朵云彩相伴,或是呈山峦状相互重叠,亦或一朵云彩单独飘浮在天空。
两朵云彩图
单朵云彩图
不同的云彩图,云彩也是各有不同的,这其中尤以两朵云彩和一朵云彩的绘画差异最为明显。在两朵云彩相伴的云彩图中,云彩是向后倾斜的,云之翼是单数,且向后飘逸;在一朵云彩的云彩图中,云彩是垂直于地面的,云之翼均有两个,分别向左右飘逸。不论是两朵云彩还是一朵云彩,在其下方均绘有水波纹或者山峦草叶纹。
建筑塔庐图
建筑塔庐图分为塔纹和茅庐纹。塔纹以层数可细分为两种:一种是三层矮塔,塔刹、塔身及塔座都一一呈现,其中塔身略显不同,以圆形表现,有似喇嘛塔。佛塔两侧饰有对称的“士”字形纹饰,据学者研究,这种纹饰表示“圣火”或“灵光”。
三层佛塔图
另一种塔有九层,底下两层为塔基,上面七层为塔身,且都有塔檐,塔的两侧亦饰有对称的“士”字形纹饰。这种塔是佛家所称的“浮屠”,用以供奉佛像、佛骨、佛经以及佛徒遗骸等。
九层佛塔图
茅庐图
茅庐纹多见于青釉壶腹部。茅庐三层结构,有门洞,顶如钟形,顶尖一般有茅草状植物,故称茅庐纹。茅庐两侧有两个对称的“士”字形纹饰。
长沙窑瓷器上所描绘的装饰画,不论是人物,还是龙凤吉祥图,都富有含义,深受中国传统装饰艺术的影响。它的很多纹饰素材,无论是鸟雀植物,还是家禽走兽,都呈现出热爱生活的美丽愿望。同时也体现了大唐文化的朝气和活力。长沙窑作为民窑,不见于史书记载,但其在民间及海外所受到的欢迎程度却是出乎人们意料的。这都是窑工们积极吸取优秀文化传统并且在此基础之上加以创新的结果。
微信搜索“联拍在线”或微信号“51bidl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