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10-30 1300次浏览
演艺圈中不乏收藏爱好者,但称得上收藏家的并不太多,张信哲是其一。叱咤歌坛近三十年,张信哲“情歌王子”的位置无人撼动,而在明清织绣收藏品这一冷门收藏门类中,他也是数一数二的专家级人物。
去年张信哲与台北历史博物馆合办了《潮代——清绣的天衣无缝:清代女性服饰展》,今年6月3日,张信哲又在北京农展馆“华彩霓裳”展览预展活动现场亮相,“情歌王子”这次不是宣传自己的音乐,而是展出他珍藏的明清织绣服饰。“我喜欢美的东西,不一定要老的古董,我没有很多现金,赚来的钱都买成美丽的东西放在家里,所以绑架我没有用。”
清澈温柔的声音,
唱出了令人沉醉的情歌世界
他还是个不折不扣的收藏艺术家
皇家龙袍、贵族日用织绣品、清代女袍等数百余件藏品
多次在拍卖会推出藏品拍卖专场
2015年曾推出“潮代——清绣的天衣无缝”清代女性服饰展
张信哲
他说,“关于收藏,我一直很随性,挚爱纯粹的质感,美好藏品能将我带到另一个全新的世界。”
锦 绣 奇 缘
“对待织绣真的有种特殊的情感在,它让我想起外曾祖母,我跟她一直到生活到我五六年级,她活到100多岁,她曾经裹小脚、穿黑衣服很小女人的样子,直到她去世,外婆整理她的遗物,找出一箱她年轻时的绣衣。”
“我印象中的外曾祖母就是一个典型的清代老人:一生都穿黑色绸缎衣、戴黑色眉勒、缠三寸金莲,少言寡语,过年也不例外。彼时突然看到她年轻时的绚烂绣衣,那精致华美的花纹、璀璨活泼的色彩简直吓了我一跳!一个记忆中纯黑色的身影竟也有如此娇艳的青春,这就是生命啊!看到这些绣衣,总感觉看到了从时光深处走来的青春美丽的外曾祖母,她也曾经调皮,灿烂,也有过爱情......”
虽然当时只是懵懂地被这些绣衣之美所震慑,但从小喜欢收集旧物、想以此留为亲人纪念的他还是“仗着”长孙的地位把这批原本是要烧给外曾祖母的衣物拦截下来,成为自己织绣类的第一批收藏。
因为外曾祖母留下的那批绣衣,他可算是一入“绣门”深似海,也因此找到了自己收藏的主要方向。后来做歌手倒是他始料未及的事,“现在想来,艺人跟时尚关系密切,而我的绣衣收藏不正是历史对我的时尚启蒙么?”
清光绪红色绸绣八团彩云金龙纹吉服袍局部细节
上至明代中期,下到民国初年,光是宫廷绣衣他就收了300多件,“也是在接触这些古代绣衣之后我才发现古代人的色彩表达是如此大胆。胭脂色的马、紫红色的草,还有大量对比色甚至带着魔幻主义的风采,比马蒂斯还夸张,却又保持得很雅致,给我们现代人很多启发!”
清中期浅绿色缎八团云龙纹无水吉服袍
夔龙纹,在皇家绣衣中极少见
清光绪时期 红色绸绣八团彩云金龙纹吉服袍的衣袖部分细节
老宅不见了,但我要留住它
在牧师家庭出生、在神学院长大的张信哲,原本该是个严肃刻板的人。还好,因为从小接触传教士们的“灿烂遗产”而恋上旧物的他,很早就跟小伙伴结成了“天不怕地不怕探险队”,到一个个老宅废屋去“淘宝”,“宝物”不过是些残破的碗盘桌椅,却成为他通向那美丽旧世界的时光机。又因为从小爱画画,得过绘画奖项无数,所以对色彩和细节尤其敏感。
“我真正开始收藏东西,其实跟成长的环境有关系。因为喜欢画画,喜欢美术,我住的地方又是台湾的一个古镇。决定要收藏东西其实是因为台湾经济起飞那段时间,发现我的家乡不断地在重新拆分,很多老宅子,小时候玩的地方,一栋栋的不见了。
“那时有一种莫名的使命感,就是要用我的能力去留住一些东西。所以那个时候就开始乱捡乱收,尤其是拆房子的时候,就去捡一些拆下来的花窗,小雕刻带回家。”
蓝地纳纱绣龙袍
“那时候还发了一个很大的弘愿,要把台湾的每一栋老建筑都拍下来,把它们画下来,画建筑图,然后用我自己的方法保存这些文化遗产。这是小时候有的想法,我觉得那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你知道你留不住这些东西,但是你用自己的方式,想办法去做一些资料的保存,这正是我开始收集的原因以及最早的方式。”
另一个世界:穿越时空的美丽
“除工作之外,收藏给了我另外一个世界,这个世界有无限大的可能性、空间感和未来感可以去探索,收藏领域每一件每一个类别可以去挖掘的东西都有很多,这些藏品带给你很多的生命能量,长时间跟美的东西在一起,人也会产生很大的变化。完全超脱尘世不受干扰的世界,生活很烦躁就会拖到这样一个很纯净很纯美的世界里。”
清道光 红色缎绣八团喜相逢花卉宫廷吉服袍
道光年间,帝皇服饰多以秋香色、红色、石青色为底色。所谓“八团喜相逢”指的是服袍上有八朵团花——胸前3朵,背后3朵,两肩各1朵。因为慈禧太后偏爱兰花、玉兰、藤萝葡萄、蝴蝶这些纹饰,蝴蝶寓意长寿,而兰花的典故,相传是因为慈禧早年被册封兰妃,所以兰花才会在慈禧当政后流行起来。
古董的领域这么多,怎么才能玩得好呢?张信哲的方法是:每进入一个新领域,都会开始系列的收藏,“把某一个门类了解到一定程度,收集到一定数量的藏品,只有到了这个阶段,才会知道自己真正喜欢哪些东西,需要留下哪些藏品”。而对于他来说,留下的不一定最值钱,但一定是自己最钟爱的。“因为我觉得收集东西,并不是拥有一件东西,而是通过这个东西去了解相关的故事背景或者说工艺等等,这才是更有趣的地方。”
清 点翠镶珠石花蝶钿子
钿子是清后妃在吉庆时节所戴的一种冠帽,戴时多与吉服相配。此以金属丝为胎骨,缠以黑丝线编结成网状框架,其上遍插钿花,为宫中后妃戴用,弥足珍贵。
接触老绣衣,他就更钻历史,要在中西古代美术史上横向纵向去比较,总要到文化和历史的源头去看一看才明了。他花钱购买的第一件宫廷绣衣就是1992年首次来北京时找到的。那时刚当完兵的他来到大陆,真是来到了所有收藏牵系的文化母体。
当他买到那件蒙古王爷家流出来的紫藤花底的绣衣时,一种奇妙的缘分将他、外曾祖母和这陌生的蒙古格格联系起来,这衣服就像一条管道,让他忽而走入另一时空,看到另一故事。从此开始,他一发不可收拾,不论是古董店、拍卖会、博物馆,他都不放过。甚至还上山下乡,访遍了两岸三地的各个角落。
一件收藏,
即一段情缘,
除了心动欣赏,
还得在收藏的路上不断地历练取舍,
才有了这些结缘之美。
“爱收藏,不就是要从物锻炼到精神吗?”
在他的情歌里,
你总能听到许多感动,
或许,
这些情愫正因他对爱物的执着与珍藏。
微信搜索“联拍在线”或微信号“51bidl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