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12-04 3393次浏览
寿山石中的田黄石,是由原生寿山石经长期外力地质作用而形成的。寿山村有一条寿山溪。寿山溪上的高山原生寿山石矿脉,因地壳运动以及风化和剥蚀作用,其中的部分矿石脱离母体,滚落于溪涧之中。这些矿石在溪涧中经过数万年的流水冲刷侵蚀,其颜色逐渐变黄,零星地埋藏于溪谷沙石泥土的底层,最终形成珍稀名贵的田黄石。可见,田黄石是一种次生寿山石。至今,田黄石仅见于第四纪沉积砂矿中。
田黄石摆件-自然形
田黄石摆件-自然形
田黄石摆件-稀世珍宝田黄石自然
田黄石是寿山石中的精品,
有“石帝”的美称,
价贵黄金。
田黄石摆件-五老观太极
田黄石质地细润、多萝卜纹。其外形呈卵状,棱角不明显。看不到色纹的渗染,用手摸之有润滑感。外表常有一薄层黄色或黑色的石皮包裹。穿过石皮,其内部质地温润细腻,在强光下可见罗列有致、密而不乱的似萝卜内的丝网纹状微细纹理,即“萝卜纹”。其纹理犹如红色筋络。
田黄石摆件-龟龙
田黄石摆件-人物山子
其色泽深浅浓淡不同,按色相可分为黄金黄、枇杷黄、橘皮黄、鸡油黄、熟栗黄、桐油黄等。田黄石颜色以金黄、橘黄、枇杷黄为最佳。田黄石具有黄金般的光泽。半透明或更透明的田黄石,称为田黄冻,是田黄石之极品。
田黄石属地开石的一种,由高铝、低硅含水铝硅酸盐矿物集合体组成。
据地质学家研究,极品田黄石——田黄冻的矿物成分主要是珍珠石,有时可见少量的伊利石。普通田黄石为珍珠石与地开石的、不同比例的混合物。“银裹金”品种是指纯白色、半透明的地开石包裹着金黄色的冻状珍珠石。
田黄石摆件-踏春
田黄石摆件-济公
田黄石有狭义与广义之分
狭义田黄石特指产于福建寿山乡一带田坑中的田黄冻。它在清代晚期已基本采尽,故十分稀少、罕见和珍贵。
田黄石摆件-寿星
田黄石摆件-畅饮
黄石摆件-刘海戏蟾
广义田黄石,目前在市场上较为多见。按外表颜色的差异,又可分为田黄、白田、红田和黑田4种。其中,田黄,具有各种颜色,又叫做“黄田”;白田,略带淡黄,萝卜纹明显,纹理如红色筋络;红田,呈橘红色,又叫做“橘皮红田”;黑田,有黑皮、纯黑、灰黑等。此外,还有银裹金和金裹银两个品种。“银裹金”是具有白色皮的田黄;“金裹银”是具有黄色皮的白田。二者十分罕见。
田黄石狮钮印章
田黄石把件-墨梅
田黄石评价欣赏标准
1、质地
“细、洁、润、腻、温、凝”六德皆备者为最珍贵。
2、色泽
色泽纯洁者为佳品,浑浊成混杂者逊之。以金黄为“王”,橘皮红为“罕”,枇杷黄最为普遍。
3、石形
略带正方者难得,嵯峨丰满者为上品,扁平露棱角者为下品。
4、重量
重量小于30克者,称为“田黄仔”,不能列品。30克以上者方可成才,愈重愈贵。大于250克者称为“大田黄”,500克以上者称为“超级田黄”。
田黄石卧兽钮印章
寿山石是刻制图章和各种工艺品的优良材料。它的开发利用历史悠久。寿山石篆刻艺术,已形成一种独特的文化形态或文化现象,成为中华民族灿烂文化艺术遗产的一部分。
寿山石文化或寿山石雕的可考历史,发端于南朝,距今1500多年。早在1500多年以前,寿山石就已被艺人作为雕刻材料。考古发现的最早寿山石雕,当推1954年在福州出土的南朝石猪。到了唐末时期,以文咏石、以文传石,标志着寿山石文化已处于生长期。田黄石作为印章石或石雕工艺摆设品的历史十分久远,至少可以追溯到宋代。在元代以前,中国的印章多为金玉,坚硬难刻,一般只有专门的工匠才能雕刻。寿山石因为有“软而易攻”之便,故文人墨客争相用之。此后,书画作品加盖印章的习俗蔚然成风。
田黄石摆件-石缘村雕刻田黄石
寿山石雕艺术真正进入士大夫阶层是在明朝。明清时期,已出现了一批技术高超的名雕刻师及其传世佳作,有更多的文人雅士加入到创作和发展寿山石文化的行列。寿山石文化开始名扬四海。大量寿山石特别是田黄石石雕珍品,被列为贡品而被秘密藏于宫廷秘室。而且,还形成了“东门”和“西门”两支各具特色的寿山石雕艺术流派。清朝康熙年间,用田黄冻雕制的仙佛、罗汉等摆设工艺品均甚为流行。
田黄石兽钮印章
清朝乾隆皇帝,鉴于田黄石名称吉祥,视其为珍宝。认为“此石产于福(建)寿(山)田中,为天降福寿宝石”,曾经取福州寿山的大田黄石置于祭祖的供桌上用以祭祖,以取得“福寿吉祥”之意,祈求多福高寿、王土广袤。从此,各地官府便大量征收作为贡品,使田黄石身价倍增。不少用田黄石雕刻的印章和工艺品,已成为传世之佳作,闻名遐尔,价值连城。
田黄石雕钮印章
古今中外对田黄石情有独钟者不乏其人。著名书画家吴昌硕,就曾藏有亲自篆刻的田黄石印章12方,价逾百两黄金。现存于杭州西冷印社吴昌硕纪念馆中,供喜爱者观瞻。
著名京剧大师梅兰芳也十分喜爱田黄石。1926年,瑞典王储斯塔夫六世访问梅兰芳时,对在梅家见到的一方田黄石兽钮印章十分喜爱,梅先生即以石赠之。此印章现仍珍藏于瑞典博物馆。
田黄石摆件-节节高
田黄石摆件-节节高
田黄石摆件-果实累累
十七世纪田黄石摆件-罗汉-芙蓉
田黄石质地细腻、颜色亮丽、稀少珍贵,故有“一两田黄三两金”之说。寿山石界有一句俗话,即:“黄金易得,田黄难求”。田黄石之所以有如此至高无上的地位,除了物以稀为贵、丽质迷人以外,还因为田黄石具有“福、寿、田”之意。
田黄石早在明、清时期就已驰名中外,国际价值远胜黄金。其它寿山石品种,经中国工艺师精心创作,被国家评定为国宝的作品也不少。其珍贵之处可见一斑。
海内外田黄石拍卖成交精品欣赏
1
董沧门刻恭亲王龙凤田黄对章 (lot 3205)
■ 成交价:RMB 71,431,120
■ 尺寸 : 龙章3.3×3.3×8.6cm;凤章3.3×3.3×8.8cm
■ 重量:龙章重 208.1克、凤章重 205.1克
■ 佳士得香港 2016年春季拍卖会 中国宫廷御制艺术精品 重要中国瓷器及工艺精品
2
明十七世纪 田黄石雕瑞狮纸镇(lot 0916)
■ 成交价:RMB 40,892,800
■ 尺寸 : 9.5cm
■《玉旋》款
■ 香港蘇富比 2006秋季艺术品拍卖会 明粹典传-明代御制瓷器工艺品专场
3
清康熙 周尚均制吴国祯夫妇自用田黄印章 (一套十一件)(lot 7209)
■ 成交价:RMB 25,300,000
■ 估价:RMB 18,000,000-28,000,000
■ 尺寸 : 尺寸不一
■ 重量:总重438克
■ “周彬”款等
■ 北京保利 2011年春季拍卖会 “有感于斯文”—宫廷逸趣与诗、书、画、印
■ 来源:民国时期上海市长吴国祯旧藏
4
清康熙 康熙御用田黄玉石印章 一套十二方(lot 0535)
■ 成交价:RMB 22,624,375
■ 尺寸 : 16.4×10.4×7.5cm
■ 佳士得香港 2003年春季拍卖会 中国宫廷御制艺术精品、陶瓷及工艺精品
5
清代 “ 龙石 ” 款田黄云纹方章(lot 2041)
■ 成交价:RMB 17,250,000
■ 尺寸 : 高5.8cm;3.5×3.5cm;
■ 重量:148.8g
■ 边款:龙石
■ 北京古天一 2014秋季拍卖会 清玩聚珍
■ 注:龚照瑗、龚心钊旧藏
6
17世纪 田黄留皮雕「坐狮观音」像(lot 0118)
■ 成交价:RMB 17,162,800
■ 估价:HKD 20,000,000-25,000,000
■ 尺寸 : 8.9cm
■ 《尚均》《石庵记》款
■ 香港蘇富比 2013年春季拍卖会 水松石山房藏珍玩专场──儒雅清蕴(三)
■ 背面阳文疑为:「是尔平心」
底面阴刻应为:「岁乙卯,门士潘生为余寿考,其工精石润,故存之」
周彬制
■ 来源:刘墉(1719-1804年)收藏,1795年(款识)
Sydney L. Moss Ltd,伦敦,1986年6月
7
清康熙 田黄冻双凤钮大方章(lot 6304)
■ 成交价:RMB 16,100,000
■ 估价:RMB 10,000,000-15,000,000
■ 尺寸 : 4×4×7.8cm
■ 重量:256g
■ 北京保利2015春季拍卖会 龙香——清宫御赏文玩
■ 备注:1.日本藏家旧藏;
2.西凌拍卖,2008.06.29,Lot127,图录封面
印文:奉天眷于千龄
8
明末清初 杨玉璇 田黄冻达摩面壁像(lot 2408)
■ 成交价:RMB 15,680,000
■ 估价:RMB 2,800,000-3,800,000
■ 尺寸 : 高6.3cm
■ 重量:88g
■ 中国嘉德2010春季拍卖会 翦淞阁 文房清供
9
明末清初 田黄仿汉平安钮印章(lot 0243)
■ 成交价:RMB 14,560,000
■ 估价:RMB 2,800,000-3,800,000
■ 尺寸 : 4.4×3.8×5.6cm
■ 重量:220g
■ 北京匡时 2010五周年秋季艺术品拍卖会 瓷玉工艺品专场
10
清康熙 周尚均制田黄冻双凤钮大方章(lot 7208)
■ 成交价:RMB 13,800,000
■ 估价:RMB 10,000,000-15,000,000
■ 尺寸 : 高7.7cm
■ 重量:256克
■ 印文:“奉天眷于千龄”
■ 北京保利 2011年春季拍卖会 “有感于斯文”—宫廷逸趣与诗、书、画、印
微信搜索“联拍在线”或微信号“51bidl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