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10-21 2184次浏览
“冬吃萝卜夏吃姜,医生不用开药方。”
萝卜,作为最平常的百姓家常蔬菜,因它生吃脆甜可口,煮食爽口通气,营养丰富成为人们冬日餐桌常备菜色。
说起国人对萝卜的喜爱之情,古来已久。萝卜外形上粗而下细,呈渐变状发展,优美而自然,老祖宗们便依照萝卜的形体制作了一种外形像萝卜的瓷器,即萝卜瓷。
什么是萝卜瓷?
清康熙时景德镇窑所创新瓶式。基本造型为小口,短束颈,溜肩,长弧腹,平底,器形小巧,线条流畅,瓶形似萝卜,故名,又称为莱菔瓶,莱菔即萝卜。
清代景德镇官窑所制萝卜瓶,形体秀丽,釉色匀净光润,十分名贵,品种有各种单色釉及青花。发展到后来,又出现了各种材质、各种釉色纹饰。
在这里,就以拍场上那些精美的萝卜瓷瓶为例,做个展示。
犀角雕萝卜瓶
清犀角莱菔瓶
估价:RMB 80,000-120,000 RMB
中贸圣佳国际2008秋季艺术品拍卖会
直颈,颈下部有三道弦纹,丰肩,腹下直,圈足。材质为犀角,光素无工,自成其美。
自古以来,犀角就被视作辟邪、稀罕的灵物,以犀角制成的器皿因其带有浓重的传奇神秘色彩,千余年来在宫廷民间长盛不衰。明清之时,更成为皇室贵胄与文人雅士的御赏珍玩。
清康熙 犀角雕“康熙御制”楷书款莱菔尊
估价:180-250万
成交价:3986万
2010年5月31日香港佳士得举办“松竹堂珍藏”犀角雕拍卖专场,清康熙《犀角莱菔尊》(“康熙御制”楷书款)以3986万港元的高价,创下当时该类拍品世界拍卖纪录。
清犀角雕莱菔瓶
北京保利2011年秋拍中国古董珍玩专场
“康熙御制”款
撇口、细颈、丰肩、圆腹、圈足,底剔地阳文楷书“康熙御制”款。颈部琢刻二道凸起弦纹,肩至腹部光素无饰,圆润丰盈。
此器与康熙宫廷专用名瓷豇豆红莱菔瓶造型相同,因形似中药材莱菔子,故称莱菔瓶。
整体造型简洁明朗,得体大方,精巧秀美,工手高超至致,于端正之中不失典雅高贵之气。以犀角为质,质地坚实细密,虽无刻意纹饰,然犀角天然纹理现于器表之上,自然呈现疏密流转纹理脉络,于形成视觉美感同时更显天然古朴气息。
此器取料精到,工匠技术高超,掏膛规整,实属难得,是清代宫廷犀角雕刻经典之作。
青花釉里红萝卜瓶
清雍正青花釉里红海水“太极八挂”图三弦莱菔尊
估价:500-800万港元
成交价:902万
此三弦莱菔尊的瓶颈及垂肩间堆贴三道纤幼“弦线”,瓶身以青花釉绘“八挂”及四个“太极阴阳”图案,下方瓶脚则以釉里红釉绘饶富动感的水波纹饰。
此尊造形始创於康熙一朝,当时只限施釉下彩及单色釉。它的纹饰主题极富道教色彩,彰显雍正皇帝广为人知的崇道思想及行习。
与此成对的三弦莱菔尊现藏瑞士私人典藏“玫茵堂”内。
清康熙青花釉里红龙纹瓶
估价:750,000-800,000 RMB
北京匡时2010春季艺术品拍卖会瓷玉工艺品专场
大清康熙年制
唇口,短颈,丰肩,鼓腹近底面敛,浅圈足,造型端庄典雅,线条饱满柔和。胎质洁白坚质,釉面肥润细腻。外壁以釉里红装饰,绘两条矗立于云间巨龙,凶猛霸气,活灵活现。圈足内施透明釉,并署“大清康熙年制”六字楷书款。
釉里红是元代江西景德镇创烧的一种釉下彩绘,以铜为着色剂,在白胎上直接绘制各种图案纹饰,上施釉,在高温还原焰中烧成,但真正色彩鲜艳的极为罕见,烧制难度大,成品率低,此器发色较为纯正,当为康熙官窑精品。
清康熙 釉里红龙纹莱菔尊
估价:140-180万
成交较:232万
该瓷瓶同款又在2013年拍出百万高价。
青釉萝卜瓶
清康熙 青釉凸花海水螭纹三弦莱菔尊
估价:280-350万
成交价:314万
此器小口微撇,细长颈,丰肩,敛腹,形如萝卜,故名莱菔尊。其器形秀丽,釉色均匀莹润,十分名贵。北京故宫博物院藏有两件无论纹饰和尺寸都大致相同的莱菔尊。
另一件原为静观堂旧藏,2003年11月3日于香港佳士得拍卖,拍品566号。
豇豆红萝卜瓶
清康熙 豇豆红釉莱菔尊
估价:220-250万
成交价:275.18万
清康熙 豇豆红莱菔瓶
估价:12,000-12,000 RMB
北京东拍国际 2013春季艺术品拍卖会
此件豇豆红莱菔瓶,撇口,长颈,宽肩,长腹,浅圈足。造型小巧精致,器身素净,仅于颈部饰数道凸弦纹,通体施豇豆红釉,釉色滋润淡雅,红色匀合晶莹,釉中有朦胧的粉质感,当中还羼合点点绿苔,正所谓“满身苔点泛于桃花春浪间”;口沿露白色胎骨,通常称之为“灯草口”。
豇豆红的烧成难度大,烧制时期短暂,所以传世数量极少,历来是收藏家搜猎的目标,此件豇豆红观音瓶虽不是康熙本朝,但为清晚期仿康熙豇豆红釉精品,品相完好,存世较少。
豆青釉萝卜瓶
清康熙 豆青釉浮雕海水云龙纹莱菔尊
估价:25-30万
成交价:247.2万
洒蓝描金萝卜瓶
清康熙 洒蓝描金花卉纹莱菔瓶
北京荣宝拍卖第68期古董文玩专场
估价:20000-30000 RMB
民国萝卜瓶
民国珊瑚红釉萝卜瓶
估价:16,000-22,000
北京瑞平2013迎春拍卖会
款识:“大清乾隆年制”六字三行篆书款
萝卜瓶唇口,束颈,圆弧腹,圈足。内施白釉,外罩珊瑚红釉,腹底留白,以矾红书“大清乾隆年制”六字篆书款。红白二色形成强烈反差,独具艺术效果。胎体轻薄,造型小巧别致,活泼可爱,令人爱不释手。
五彩萝卜瓶
清康熙五彩高士图莱菔瓶
估价:8,000-12,000 RMB
嘉德四季第三十八期拍卖会
“成化年制”款
矾红彩萝卜瓶
清康熙 矾红彩鱼化龙纹莱菔瓶
估价:220,000-320,000 MB
北京荣宝拍卖2012秋季艺术品拍卖会
“大明成化年制”
这件器物因其外形似莱菔而得名,莱菔即萝卜。小口,短束颈,溜肩,长弧腹,平底,器形小巧,线条流畅,器型为清代康熙首创。
古代传说黄河鲤鱼跳过龙门,就会变化成龙,后以“鲤鱼跳龙门”比喻中举、升官等飞黄腾达之事,后又用作比喻逆流前进,奋发向上。
瓶腹淡描红彩鱼化龙纹。海波滔天,浩荡无涯,右下大鱼,至画面上部变成一条盘桓天地之神龙,寓意“鱼跃龙门”,瓶颈饰有三组竹纹。
整器构图繁而不乱,疏密有致,龙体飞腾的姿态和彩饰都十分精细,线条流畅,画风颇具本朝特点,形体秀丽,釉色匀净光润,是一件较少见的佳品。
当代萝卜瓶
王莹高温釉花卉纹萝卜瓶
时间:2011-12-07
北京保利2011年秋拍现当代艺术陶瓷专场
题识:春华落尽,又还秋色。甲戌春月王莹画于古窑之上。钤印:王
王莹,1969年出生,她自幼生活在“陶瓷世家”的艺术氛围里,是著名的“珠山八友”之一的王大凡的第四代。祖父王晓帆,景德镇市府授予“陶瓷美术家”称号,其父王怀俊系中国工艺美术大师。
王莹自幼随父习画,作品题材丰富,擅长粉彩人物及花鸟瓷画,兼长新彩、斗彩、色釉综合装饰工艺。她追求诗情画意,作品风格自然而清新,构图简洁,布局灵巧,色泽淡雅。
有意思的是,萝卜瓶的火热,甚至还出现了“真假美猴王”事件:
真品名称: 犀角雕莱菔尊
真品年代: 清康熙
真品尺寸: 高15.3厘米,宽6.2厘米
真品类型: 杂器
该器在犀角雕中属造型稀少奇特的一类。
它的器型、大小与康熙时宫廷专用名瓷豇豆红莱菔尊相同,长颈翻口,尊颈上有两条凸出的弦线装饰,尊身素洁能充分体现犀角独特的美质与色泽。
该尊质料莹润,色黄,间有赤斑杂于其中,应是古称的“斑犀”。尊身外壁呈凸弧状曲线,尊颈呈凹弧状曲线,使尊的造型变得柔美得体。尊内壁挖得颇空,故份量稍轻。
明代中期至清代中期的犀角器大部分表皮都着色,经染色的犀角器色彩柔和古朴,深浅皆有,而最惹人喜爱的是油润的金黄,其黄透若蜂蜜,属浅染,此莱菔尊便是。
此尊的表皮有一层自然的浆皮,加上莹润的材质,金黄的色泽,神彩四溢。圆形的底款外有两道边线,款字相对就比较小,款为“康熙御制”四字款,上下东西排列,阳文宋版体,刀口圆浑。器底色黑中带蜜蜡似的黄斑,有与尊身一致的自然浆皮。
仿品名称: 仿康熙犀角雕莱菔尊
仿品年代: 近代
仿品尺寸: 高15.5厘米,宽6厘米
仿品类型: 杂器
对于这件仿品可以从材质、造型、款识、浆皮等方面来仔细地观察分析:
一、仿品为非洲犀角所制,纹丝稍粗硬,硬度偏高。因为非洲犀角没有亚洲犀角柔韧,器物制成后往往易受气候影响而出现裂纹,故此尊腹中有几条长短不一的裂痕。
二、制作造型显得生硬,尊的颈、腹上的弧状凸凹线不明显,显得僵直,所以感觉不到柔美。手感份量偏重,因为尊的内壁厚,淘空少。
真品尊颈上的两条弦纹线立体感强,弦的表面宽,好似两条绳索捆于其上;而仿品的两条弦纹线表面窄,弦与尊颈间的斜度大。
三、尊底刻款“康熙御制”四字,虽亦是上下东西排列、阳文宋版体,但字形偏大,外圈仅一道边线,恰似一枚古钱。用刀生涩,一抹黑色。
四、浆皮是犀角器表皮经过长时间氧化而出现的稍有凹凸不平的表层,其光泽新旧截然不同。犀角是有机物,表皮经氧化后比之竹、木、玉等更易产生不同程度的浆皮。浆皮越厚,年代越久。仿品几乎没有浆皮,从这点来看,可知其年代不会久远。其身的光泽是用高速抛光机磨打出来的,光泽激烈生涩无柔润之感。
如今看来,无论古今中外,萝卜都是老百姓冬天至爱。
看着这些器形优美的萝卜瓷就如同冬日里的萝卜蔬菜,令人迷醉、眼馋。
微信搜索“联拍在线”或微信号“51bidlive”